焦炎境的天空,似乎比以往更加晦暗。三轮日曜的光芒被厚重的、仿佛掺杂了未燃尽灰烬的云层遮蔽,投下的光线昏沉而压抑。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依旧刺鼻,但那股无处不在的、属于“烬”之意志的狂暴灼热,却明显减弱了许多,仿佛一头受伤的凶兽,暂时蛰伏起来,舔舐伤口,但那双疯狂的眼眸,依旧在暗处闪烁着令人不安的红光。
归寂序曲的余波,如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暂时切断了“烬”对其领域部分区域的绝对掌控,尤其是靠近泣渊的这一片广袤荒原。然而,这种“平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潜藏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与危险。
玄玑真人率领着剑阁主力,携带着至关重要的“净泪之源”及其他战利品,以及部分伤势较重的弟子,已然踏上了返回剑界裂隙的归途。他们需要尽快将这些宝贵的情报与物品送回剑界,由白辰长老(已随主力返回)组织最顶尖的力量进行解析,同时稳固后方防线,应对可能出现的反扑。
而李铮,则带领着柳烟、赵寒、石猛、林锋四位星链守卫者,以及另外三名精擅隐匿、勘探与阵法的金丹巅峰精英弟子,组成了一支八人的精锐小队,留在了这片危机四伏的异界大地。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也更加凶险——深入焦炎境腹地,寻找“渊”沉寂的核心之地,并尝试接触“烬”之意志的源头!
临别前,白辰长老将一枚精心炼制的“子母同心玉”交给李铮。母玉由他带回剑界,子玉则由李铮携带。在一定范围内,子母玉可以跨越界域进行短暂而模糊的讯息传递,这是他们与后方唯一的联系纽带,珍贵无比。
“一切以保全自身为要。若事不可为,即刻撤回,剑界永远是你们的后盾。”这是玄玑真人与白辰长老最后的叮嘱。
目送主力队伍的身影消失在扭曲的空间涟漪中,李铮收回目光,望向远方那更加深邃、更加灼热的焦炎境深处。根据从渊殿遗刻、渥之泪池以及零星缴获的烬裔物品中拼凑出的信息,“渊”沉寂的核心之地,很可能位于焦炎境的极深处,一片被称为“寂灭海”的恐怖区域附近。而“烬”之意志的源头,毋庸置疑,必然在那三轮日曜光芒最盛、法则最为狂暴的“烬核禁地”!
“我们先向‘寂灭海’方向前进。”李铮摊开那幅简陋却不断补充细节的地图,指向一个标记着汹涌波涛与深渊符号的区域,“‘渊’的力量与寂灭海关联最深,或许能在那里找到线索。同时,避开目前可能依旧混乱的烬裔主要活动区域。”
众人并无异议。小队八人收敛气息,将状态调整至最佳,如同八道融入环境的阴影,悄无声息地向着焦炎境深处进发。
一路行来,景象与之前途径的区域又有不同。大地不再是单一的暗红或漆黑,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如同烧焦的彩虹般的色泽,那是不同属性的狂暴能量长期侵蚀、混杂留下的疤痕。空中飘荡的不再是简单的火星与灰烬,而是时而可见扭曲的、如同活物般的能量流,它们互相吞噬、碰撞,发出滋啦作响的爆鸣。
环境的法则更加混乱且充满攻击性。即便有李铮以寂灭剑意和太古令牌的气息开路,众人依旧需要时刻维持剑元护体,消耗巨大。他们不得不更加频繁地寻找相对安全的隐蔽点调息恢复。
途中,他们遭遇了几波小股的、似乎是在漫无目的游荡的魔物。这些魔物形态各异,但普遍显得焦躁不安,攻击性极强,却缺乏组织,仿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这印证了“烬”之意志确实受到了干扰,对其麾下大军的控制力下降了。
李铮小队没有恋战,能避则避,实在避不开便以雷霆手段迅速清除,绝不拖泥带水。
在穿越一片由无数巨大、中空的、如同蜂巢般的暗红色岩石组成的区域时,他们有了新的发现。
在一片蜂巢岩壁的深处,他们找到了一处废弃已久的烬裔小型哨站。哨站十分简陋,由粗糙的岩石垒砌而成,里面散落着一些早已失去能量的火把残骸和破碎的骨器。但在哨站最里面的石壁上,他们发现了一些用尖锐器物刻画的、更加详细和凌乱的图案与符号。
这些图案并非官方记录,更像是驻守在此地的低阶烬裔士兵的随手涂鸦。内容五花八门:有对三轮日曜的狂热崇拜描绘;有与各种魔物、甚至其他奇异生物战斗的场景;有对匮乏物资的抱怨;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幅反复出现的、关于一个巨大地下洞穴的刻画。洞穴深处,似乎有一个不断搏动的、散发着暗红光芒的“心脏”,周围环绕着无数锁链般的符文,而那些锁链,似乎连接着……三轮日曜的虚影?
“这描绘的……难道是‘烬核’的某个外围节点或者能量中转站?”精通符文的弟子仔细辨认着那些粗糙的刻画旁边的扭曲符号,“这些符号的意思是‘地火之心’、‘禁锢’、‘贡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