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整个金陵城沉浸在浓郁的中秋氛围里,一轮明月挂在当空,月光如银纱般洒在青瓦白墙上,街道两侧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贾府内,家宴刚散,众人酒足饭饱,仍意犹未尽。贾琼趁着酒兴,一把拉住贾环的胳膊,兴奋地说:“兄弟,这大好的月色,窝在家里多没意思!走,陪我去夫子庙逛逛花灯,凑凑热闹!”连日来的忙碌本就让贾环心中有些烦闷,听到贾琼提议也来了兴致,两人一拍即合,拉上还嘴里还嚼着鸡腿的元宝就匆匆向府外走去。
出了贾府,街道上早已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小贩们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街头艺人的演奏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空气中飘散着桂花糕、糖炒栗子的香气,引得元宝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两人随着人流来到夫子庙,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叹不已。秦淮河畔,两岸的花灯如繁星点点,璀璨夺目,莲花灯、兔子灯、走马灯造型各异,在夜色中摇曳生姿。河面上漂浮着许多水灯,烛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银河落入人间,无数花船畅游河面,船舱内弦乐袅袅、歌声阵阵,听的人如痴如醉。
贾琼拉着贾环穿梭在人群中,一会儿驻足观赏精美的宫灯,一会儿被街边的糖画摊吸引。贾环望着一盏盏造型别致的花灯,不禁感叹:“平日里总在家学武堂之中攻读,已经许久过这般热闹的景象!这夫子庙的花灯,真是名不虚传。”
贾琼笑着说:“那是自然!每年中秋,这里都热闹非凡,今晚咱们可得好好逛个够!”
他们来到一座桥上,凭栏远眺。秦淮河两岸的建筑在灯火的映衬下金碧辉煌,画舫缓缓驶过,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月光、灯光与河水交相辉映,如梦如幻。贾环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的烦恼也随之消散。正在游玩之间,忽然肩膀上被人拍了一下,贾环马上用手锁住来人搭在肩膀上的手,腰上用力往后一顶,只听来人“哎呦”一声,整个人就被贾环摔在地上。待看清来人后,贾环也是一愣,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韩凌,韩凌坐在地上揉着屁股,一旁还站着一脸震惊的王飞和面无表情的常涛。贾环尴尬的拉起韩凌,:“对不住了韩兄,我没想到是你。”
韩凌一边揉着屁股,一边没好气的道:“你下手也太狠吧,我不过是拍了你一下,还没来得及叫你,就被你摔到地上,疼死我了。”
此时王飞已经憋不住笑了,爽朗的大笑起来,贾琼和元宝看到韩凌的囧样,也是一阵大笑,唯有常涛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无语。
“这不是在家无事,我们几人相约逛逛花灯,正要去寻你,没想到在此处遇到了。还送了韩大哥一份大礼。”王飞笑道。
“去你的,下次你跟他打招呼啊。”韩凌瞪了王飞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既然我们如此有缘,不如我们结伴同游,一会去云锦坊去喝十里香怎么样?”贾琼提议道。
“此计甚妙,不过得贾环请客啊,看把我摔的现在屁股还疼呢?”韩凌说道。
几人闻言也是哈哈大笑,贾环更是爽快的答应请客,几人便说说笑笑向云锦坊走去。
行至一处巷口,贾环隐隐听到有刀兵相撞之声,急忙顿住脚步,欲待仔细听时,不远处的云锦坊门前却放起了烟花,一时间烟花漫天,照亮整个秦淮河畔,引得无数人游人驻足观看,贾环心存疑虑,看向巷口,只觉一道黑影一闪而过没入桥下,贾环以为眼花不以为意,待烟花结束,众人散去,贾环等人才来之云锦坊内。
云锦坊--金陵最大的酒楼之一,踏入酒楼,迎面便是六根合抱粗的朱漆木柱,柱身描绘着鎏金祥云,在烛火下泛着温润光晕。穹顶高悬九层错金八角宫灯,玛瑙流苏随穿堂风轻晃,映得满室流光溢彩。二楼环楼皆是湘妃竹雕花格窗,窗幔垂下苏州缂丝云锦,金线绣的百子千孙图栩栩如生。脚下汉白玉地砖镶嵌着孔雀石,拼出缠枝莲纹图案,墙面上挂着各朝名人真迹,案几摆放着汝窑天青色茶瓶,插着新鲜各色鲜花,暗香浮动,将整座酒楼衬得贵气非凡。
此时的大厅内已经是宾客满座,推杯换盏,划拳行令吆喝阵阵,几人正欲寻找位置,忽听有个女子的声音笑道:“这不是韩公子嘛,许久未见,今日怎的大驾光临。”就见一个二十上下的美艳妇人,手持团扇,内穿红裙,外罩薄纱,香肩微露,带着一脸媚笑向几人走来,看的众人不由一呆。
韩凌也对着来人笑道:“原来是云掌柜,今日恰逢中秋,我与几位同窗同游至此,到云掌柜这里小聚一下,不知可有位置?”
“有有有!韩公子前来,哪能没有位置,二楼的雅间给您留着,清净的很,几位公子快请,小二带几位公子上二楼。”云掌柜吩咐了一声,又对着几人微微一笑,这一笑不说倾国倾城,也算是妩媚动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