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1 日这一天,人行清算系统将会进行两次清算操作。其中,第一次清算的时间节点是下午 5 点之前,而第二次清算则会在晚上 9 点之前完成。
为了确保清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支行的各个股室需要在下午 5 点之前,将基层网点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然后,他们要及时地向行领导汇报这些数据的情况。
如果在汇总过程中发现数据与年末控制数存在差距,那么相关股室就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想办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以保证清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当晚上 9 点到来时,基层网点会再次上报数据给支行各股室。各股室在完成汇总之后,需要再次向行领导汇报工作进度,让领导了解整个清算工作的进展情况。
然而幸运的是,在决算前的工作中,各个股室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准备工作做得相当扎实。通过最终的汇总数据统计,可以看到新洲支行已经全面完成了上级行下达的各项计划的控制数。
1994 年对于邾洲支行来说,无疑是一个辉煌的年份。这一年,该行成功地完成了市分行交给他们的任务,而且成绩斐然。全行上下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大家都为这一成就感到自豪。
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支行食堂特意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支行机关全体员工欢聚一堂,共同享受这顿丰盛的晚宴。在这个欢乐的氛围中,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佳肴,还能感受到同事之间的深厚情谊。
晚宴上,各个股室的员工们纷纷展示出自己的酒量,一场激烈的“酒战”就此展开。行领导们也不再含蓄,他们相互敬酒,你来我往,气氛热烈非凡。这场宴会一直持续到晚上 12 点才结束,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满足之中。
1995 年 1 月 5 日,邾洲农行迎来了一场重要的改革——机关股室改革。这是根据 W 市农行的要求而进行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优化支行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这次改革中,支行的股室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合并。原来的存款股、计划股和信贷股被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业务股,以整合资源,加强业务协同。同时,会计股和人事股得以保留,继续履行其原有的职能。此外,办公室也被保留下来,作为支行的综合管理部门。
除了股室的合并,新成立的支行后勤服务中心成为了改革的一大亮点。该中心不仅负责管理食堂和支行招待所的接待工作,还将会计股原所属的金库管理和现金押运业务纳入其管理范围。这一举措使得后勤服务更加专业化和集中化,有助于提高支行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存款股也面临着解散的命运。人员进行了分流,蔡股长被任命为后勤服务中心的总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后勤服务中心的工作。而老陈副股长由于年龄到点,选择了退休,结束了他在农行的职业生涯。至于我,也随着业务的调整,并入了新成立的业务股,开始了新的工作篇章。
并入后的业务股人员数量有了显着的增长,规模大幅扩大。它一跃成为支行内第二大的综合股室,这一变化无疑给股室的管理和运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时,业务股仅有一正一副两位股长,人员结构相对简单。原信贷股的配置则更为丰富,设有一正两副的领导架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信贷股的一把手袁股长因年龄到点而退休,这为股室的领导岗位带来了新的调整。谢副股长凭借其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被提拔为业务股的股长,负责全面工作。同时,原信贷股的另一名罗副股长则继续留任,分管农发行分设后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11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在北京挂牌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农行与农发行完成了机构分设。计划股的汪股长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起点,他被提拔为支行副行长,为支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合并后的业务股共有10名员工,他们各司其职,共同推动股室的各项工作。其中,谢股长全面负责业务股的工作,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在具体业务方面,有3人专门负责农发行分设后的政策性业务(包括罗副股长在内),他们对相关政策和业务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另外3人专注于信贷业务,确保信贷工作的顺利进行;2人负责存款业务,努力拓展业务渠道,增加存款规模;还有1人负责计划业务,为股室的整体运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业务股成立后,谢股长在股室召开了一次全体业务股人员会议,确立了全体人员分工。
一是根据支行安排成立不良贷款清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支行业务股,办公室主任由专管信贷业务的王华兼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