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溪水般潺潺流淌,不紧不慢地向前推移。
许知意逐渐适应了向阳村的生活节奏,白日里与大家一同上工,傍晚则在新建的房舍前驻足,看着属于自己的小家一天天拔地而起。
这期间,她又去了两次镇上,但都刻意避开了黑市。每当想起傅叶澜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黑眸,她就不知该如何解释那些优质物资的来历。于是这两次进城,她都直接带着货物去了纺织厂宿舍。
苏婶子果然守信,早就召集了一群老姐妹等候多时。这些纺织厂的女工们家境都不错,对优质食材的需求量大得很。许知意带来的五十斤精米、三十个鸡蛋和十斤红糖,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被抢购一空。
小意啊,下次多带点鸡蛋来!一个烫着时髦卷发的阿姨拉着许知意的手说,我家媳妇坐月子,就缺这样的好鸡蛋!
还有我!我要五斤红糖,听说你这儿的红糖特别纯正!另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妇女急忙插话。
苏婶子笑呵呵地在一旁收钱记账,俨然成了许知意的销售代理。她悄悄把许知意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小意,你可真是帮了大忙了!这些老姐妹都是厂里的干部家属,以后你的东西不愁卖!
许知意心中暗喜,这个稳定的销售渠道算是建立起来了。她盘算着,等新房盖好,就可以更频繁地往来镇上,将这些空间出产的物资神不知鬼不觉地变现。
这日傍晚,夕阳将天边的云彩染成绚丽的橘红色。傅叶澜踏着落日的余晖来到知青点,找到了正在洗菜的许知意。
许知青。他站在篱笆外,声音一如既往的低沉,房子盖好了,明天就可以上梁了。
许知意手中的水瓢一声掉在地上,清水洒了一地。她睁大眼睛:真的?明天就可以上梁了?
在屋里缝补衣服的楚薇闻声跑出来,听到这个好消息,激动得一把抱住许知意:知意姐!我们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
两个姑娘相视而笑,眼中都闪烁着喜悦的泪光。
这些日子挤在知青点狭小的柴房里,虽说比大通铺私密性好一些,但终究不是自己的地方。如今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家,怎能不让人激动?
许知意很快冷静下来,她知道按照当地习俗,上梁之后要办住宅酒,宴请帮忙建房的乡亲和相熟的邻里。她看向傅叶澜,认真地说:那...待会儿我去你家,跟村长伯伯结算一下剩余的工钱,顺便商量办酒的事。
傅叶澜点点头,目光在许知意因兴奋而泛红的脸颊上停留片刻,才转身离开。
晚霞满天时分,许知意拎着一篮苹果来到村长家。这些苹果个个饱满红润,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自然是空间出品。
村长正在院子里抽旱烟,见许知意来了,连忙招呼她进屋:许知青来啦!叶澜说,你们的房子明天就可以上梁了。
是的,村长。许知意将苹果篮放在桌上,我就是为这事来的。一是结算工钱,二是想请教办酒的事。
她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掏出一叠整齐的纸币,推到村长面前:这些是剩余的人工费,还要麻烦您帮忙发给帮忙的村民们。
村长接过钱仔细数了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许知青真是爽快人!这事包在我身上。
傅母闻声从厨房出来,在围裙上擦着手:许知青是要办上梁酒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许知意连忙起身:正要请教婶子呢!我知道房子盖好后要办酒请吃饭,但我和薇薇两个人实在做不了那么多菜。想问问村里有没有可以帮忙的人?
有的有的!傅母连连点头,婶子就可以给你帮忙,再叫上你王婶和李婶,她们都是做饭的好手!
太感谢了!许知意松了口气,到时候按工钱结算,绝不会让婶子们白忙活。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傅母嗔怪道,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许知意坚持道:一码归一码,该给的工钱一定要给。那明天上梁完后我就去城里采购食材,后天办酒,到时候就麻烦婶子们来帮忙了!
放心吧!保准给你办得妥妥的!傅母拍着胸脯保证。
第二天一大早,新房子前就围满了村民。上梁是建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按照当地风俗,要选吉时举行隆重的仪式。
新建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格局合理,墙体结实,两栋连在一起的砖瓦房就像现代的联排别墅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温馨可爱。
吉时一到,许知意和楚薇在傅母的指导下,将刷成红色的主梁递给傅叶澜。许知意的手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激动。当她的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傅叶澜的手掌时,两人都愣了一下。
傅叶澜很快恢复镇定,利落地接过房梁,在众人的帮助下稳稳地安装到位。围观的村民纷纷叫好,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上梁大吉!村长高声喊道,村民们齐声附和,祝福声此起彼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