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转瞬即逝。
这三天里,方源深居简出,除了前往家族库房领取了小比魁首的奖励——三百块晶莹的元石,以及一只封印在玉盒中的二转蛊虫“风行蛊”——之外,几乎未踏出小院半步。
三百元石堆在静室角落,散发着柔和而充沛的元气波动,足以让任何低阶蛊师心动。那只风行蛊形如青鸟翎羽,入手轻盈,催动后可大幅提升身法速度,是保命与突袭的利器。
然而,方源的目光仅在它们之上停留一瞬,便转向了更深处的东西——藏书阁三层的阅览权限。
他利用这宝贵的三日,几乎不眠不休,沉浸于藏书阁三层那些被家族视为底蕴的典籍之中。这里的藏书远非一二层可比,涉及不少冷僻的流派、古老的地理志异、乃至一些残缺的、关于上古秘辛与天地规则的推测。
在外人看来,他是在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为三寨山之行做准备。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在“印证”与“检索”。印证魂魄深处那些浩瀚知识与此界流传记载的异同,检索一切可能与“地脉”、“矿脉”、“幽天”相关的蛛丝马迹。
他翻阅着一卷名为《九域山经注疏》的残本,上面用古篆记载着一些关于大地脉络的玄奥理论,虽粗浅模糊,却与他所知的部分信息隐隐对应。他又找到一本兽皮订成的《金石异禀录》,上面记载了多种奇异矿石的特性,其中几种产于特定元石矿脉伴生区域的矿石,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的阅读速度极快,目光扫过,内容便已刻入脑海,并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比对、整合、优化。三日期满,他从藏书阁走出时,眼神愈发深邃,如同古井,投石难响。
出发的清晨,雾气依旧顽固地盘踞在青茅山。山寨门口,此次前往三寨山的队伍已然集结。除了方源、方正、赤城、石震四名年轻子弟外,还有一位领队的家族长老——古月药焱,一位主修火道、性情略显急躁的三转蛊师,以及十余名精悍的家族护卫。
古月药焱扫了一眼四人,尤其在方源身上顿了顿,粗声道:“三寨山形势复杂,白家、熊家的人都不是善茬。尔等此行,以历练为主,多看多学,莫要强出头,但也别堕了我古月家的威风!一切行动,听我指令!”
“是!”方正、赤城、石震齐声应道。方源只是微微颔首。
队伍启程,离开被浓雾包裹的古月山寨,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着三寨山方向进发。
越是远离青茅山核心区域,周遭的雾气似乎淡薄了一些,但山林却愈发险峻幽深。古木参天,藤蔓缠绕,空气中弥漫着蛮荒的气息,偶尔传来不知名野兽的低吼,令人心悸。
方源沉默地走在队伍中段,不言不语。他的气息完全内敛,如同普通人。但若有人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每一步落下,都恰好踩在最坚实或最不易发出声响的位置,身形随着地势起伏自然调整,仿佛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一些挡路的荆棘或垂下的藤蔓,总在他经过时,被一股无形的、巧妙的力量轻轻拨开,不费吹灰之力。
领队的药焱长老偶尔回头,看到方源这副模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份对自身力量和环境掌控的精微,可不像是普通丙等资质子弟能拥有的。
数日后,队伍抵达三寨山区域。
三座山峰呈品字形矗立,山体陡峭,岩石裸露,植被相对青茅山要稀疏许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和金属矿石特有的腥气。远远便能望见,三座山峰的山脚下,各自建立着一座简易的营寨,旗帜飘扬,正是古月、白家、熊家三家的据点。
而在三座山峰环绕的中心谷地,则是一片更大的联合营地,旌旗招展,人影绰绰,那里便是共同勘探矿脉的核心区域,也是冲突最易爆发的地方。
古月家的队伍入驻了属于自家的那座营寨。营寨以粗大的原木围成,内部搭建着数十座兽皮帐篷,中央竖立着古月一族的旗帜,气氛肃杀,守卫明显比山寨内森严许多。
稍作安顿,药焱长老便将四人召集到自己的大帐之中。
“矿脉的初步勘探已经完成,”药焱摊开一张简陋的兽皮地图,上面粗略勾勒着三寨山的地形和已探明的几条矿脉走向,“主矿脉埋藏较深,入口在中心谷地附近,由三家共同派人把守、勘探。但目前,在外围区域,也零星发现了一些小型的、富含元石的支脉矿点。这些矿点,就成了我们三家年轻子弟争夺和历练的目标。”
他指向地图上几个标记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曾爆发过冲突。白家的人擅长水道,阴柔诡诈;熊家的人修炼力道和土道,蛮横霸道。你们若要参与争夺,需得万分小心。”
“你们的任务,便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尝试探索这些外围矿点,采集元石,并与另外两家的人……适当‘切磋’。”药焱眼中闪过一丝厉芒,“记住,别打死打残,但也不用太过客气!赚到的元石,家族抽取三成,其余归个人所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