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队行至通州地界,官道两侧的景象已令人触目惊心。原本宽阔的运河河道萎缩成细窄的溪流,大片龟裂的河床裸露在外,灰褐色的泥土皲裂成蛛网般的纹路,偶有几尾垂死的鱼在泥坑中挣扎。岸边的芦苇早已枯萎,低垂的苇杆在风中发出簌簌的哀鸣。
越过残破的吊桥进入城郊,目力所及的农田里,枯黄的稻梗东倒西歪地倒伏着,土地板结得如同石块,锄头敲击上去只能留下浅浅的白痕。路边随处可见逃荒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背着破旧的行囊,带着年幼的孩子,步履蹒跚地向前挪动。许多老人和孩子虚弱地瘫坐在路边,眼神空洞,绝望地望着天空。
赵珩神色凝重,催马加快速度赶到通州府衙。与知府商议后,立即在城外开阔处搭建起数十顶赈灾棚。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搬运着粮草,熬煮大锅粥的炊烟袅袅升起。郎中们在临时搭建的医棚里,为患病的百姓把脉问诊,分发草药。赵珩亲自站在赈灾棚前,安抚着情绪激动的灾民,承诺一定会妥善安置他们,眼中满是忧虑与坚定。
赈灾棚内,人声鼎沸,百姓们排着长队领取粮草,赵珩穿着一身素色棉袍,亲自为百姓分发食物,耐心询问他们的需求。就在他忙碌之际,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 苏云穿着一身粗布短打,正带着苏府的伙计们搬运粮草,额头上满是汗水,却依旧面带温和的笑容,安抚着身边哭泣的孩童。
赵珩握着缰绳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远远望见那袭月白长衫立于赈灾粥棚前,紧绷的脊背瞬间松弛下来。他翻身下马时,腰间玉珏与鎏金错银的蹀躞带相撞,发出清越声响,惊起檐下几只麻雀。踩着满地泥泞快步上前,绣着暗纹的皂靴溅起泥水,在月白锦袍下摆洇出深色痕迹。
苏公子,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 他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欣喜,目光掠过对方肩头补丁,想起数月前京都诗会上,这位苏府嫡子还身着织金襕袍,袖口绣着并蒂莲。
苏云握着木勺的手微微一顿,倒映在粥锅涟漪里的面容扭曲又舒展。他直起腰时,脖颈处的银锁随着动作轻晃 —— 那是幼时在江南遇险时,赵珩将贴身之物硬塞给他的。子衿公子?不对,应该称您为八皇子殿下才是。 他掸了掸衣角并不存在的灰尘,眼中惊讶化作温和笑意,没想到殿下会亲自前来赈灾,真是百姓之福。
寒风卷起赵珩玄色披风,露出内里绣着四爪蟒纹的月白中衣。他望着苏云冻得通红的耳尖,喉间发紧:苏公子不必多礼。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想起昨夜父皇将虎符交给他时的冷冽目光,我只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倒是苏公子... 他瞥见不远处苏府商号的运粮车队,以商户身份牵头赈灾,实在难得。
两人并肩站在赈灾棚内,看着百姓们领到粮草后露出的笑容,心中都泛起一阵暖意。苏云一边指挥伙计们分发物资,一边对赵珩道:“殿下刚到江南,一路辛苦,这里有我盯着就好,您先去旁边的帐篷休息片刻,我让人给您准备了茶水和点心。” 赵珩正想拒绝,苏云却不由分说地将他拉到旁边的帐篷,递给他一杯温热的茶水:“殿下,赈灾之事急不得,您若是累倒了,谁来协调官府、安抚百姓?听话,先休息一会儿。”
赵珩接过茶水,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传遍全身,心中泛起一阵暖意。他看着苏云忙碌的身影,只见苏云时而为受伤的百姓包扎伤口,时而安抚哭泣的孩童,时而与通州知府商议后续赈灾计划,一举一动都透着温柔与沉稳。偶尔,苏云会走到帐篷边,递给赵珩一块手帕,让他擦拭汗水,或是送来一碗热粥,叮嘱他按时吃饭,语气如同兄长般温暖,让赵珩心中泛起一丝莫名的悸动。
他暗中观察到,每逢赈灾间隙,苏云总会避开众人视线,独自踱步至龟裂的田垄间。那身影在枯槁的禾苗旁伫立良久,袖中若有若无的微光一闪而逝。不过片刻,原本蔫头耷脑的稻穗竟微微颤动,焦黑的叶尖泛起青玉般的色泽,像是被注入了生命的甘泉,在荒芜的田野上悄然晕开一抹生机。
喜欢天阙归来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天阙归来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