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午后,阳光褪去了正午的燥热,变得温柔和煦。桂花小苑的庭院里,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粉色的荷花绽放得正好,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荷香与淡淡的桂花香 —— 苏云昨日特意用木系神力催开了几株早桂,为的就是让庭院更添几分雅致,迎接赵烬的到来。石桌上早已摆好了刚泡好的碧螺春,旁边放着几碟精致的蜜饯与糕点,都是赵烬喜欢的口味。
赵珩坐在石凳上,目光却时不时飘向院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心中满是期待。自清晨起,他便时不时到门口张望,生怕错过了赵烬的身影。苏云坐在他身边,看着他紧张又期待的模样,忍不住笑道:“别急,六哥说了今日抵达,定会来的。先喝口茶,别等会儿他来了,你反倒紧张得说不出话。”
赵珩嗔怪地看了苏云一眼,“你知道六哥今天要来,昨晚还折腾那么久。”娇嗔的端起茶杯,小口喝了一口。“主要是太美味了!”苏云笑着也喝了一口自己手中的茶,茶水清甜,带着淡淡的茶香,却无法完全平复他心中的期待。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渐渐清晰。
“是六哥来了!” 赵珩猛地站起身,几乎是立刻便朝着院门口跑去,连茶杯都忘了放下。苏云笑着摇摇头,也起身跟了上去,心中也泛起一丝期待 —— 自雁门关分别后,他与赵烬虽有书信往来,却也许久未曾见面,不知对方近况如何。
赵珩快步打开院门,只见院外的石板路上,停着三匹骏马。为首的男子身着一身月白色便服,腰间系着一条墨色玉带,身姿挺拔,面容俊朗,正是炎亲王赵烬。他身后跟着两名随从,手中各提着一个锦盒,显然是新帝嘱托带来的免死金牌与封地文书。赵烬见院门打开,看到赵珩,眼中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快步走上前。
“六哥!” 赵珩快步上前,一把抱住赵烬的胳膊,声音带着一丝雀跃,眼中满是欢喜。他仔细打量着赵烬,见对方气色红润,肩胛处也看不出受伤的痕迹,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你的伤都好了?之前还担心会留下后遗症呢。”
赵烬拍了拍赵珩的后背,力道轻柔,眼中满是欣慰:“早就好了,你看我这模样,像是有后遗症的样子吗?” 他低头看着赵珩,见对方脸色红润,精神饱满,与在雁门关时苍白虚弱的模样判若两人,心中也满是高兴,“倒是你,看你气色这么好,我就放心了。苏云把你照顾得不错。”
苏云这时也走上前,对赵烬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几分温和:“炎亲王一路辛苦,快请进。庭院里已经备好茶水与点心,先进去歇会儿。” 他侧身让开道路,示意赵烬进屋。
赵烬笑着点头,与赵珩并肩走进庭院,身后的随从提着锦盒紧随其后。刚走进庭院,赵烬便被满院的景致吸引住了目光 —— 池塘中荷花绽放,岸边垂柳依依,廊下兰草芬芳,还有几株早桂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整个小苑雅致而温馨,充满了生活气息。他忍不住笑道:“你们倒会享受,这小苑比我在京城的王府还雅致,难怪你不愿意回京,换作是我,也想在这里安度余生。”
赵珩听着,脸上泛起得意的笑容,拉着赵烬的手走到石桌旁坐下:“那是自然,这可是我和苏云一起布置的。你看这荷花,都是苏云用神力催生的,比别处的开得都好;还有那几株桂花,是昨天刚催开的,就为了给你接风洗尘。” 他一边说着,一边为赵烬倒了一杯碧螺春,递到他手中,“快尝尝,这是江南的新茶,味道可好了。”
赵烬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清甜,带着淡淡的茶香,确实是难得的好茶。他放下茶杯,拿起一块蜜饯,放入口中,酸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正是他喜欢的青梅味。“还是江南的蜜饯合我口味,京城的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赵烬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满足。
三人坐在石桌旁,一边喝茶,一边闲谈。赵珩絮絮叨叨地说着在江南的趣事,比如苏云为了给他熬药,差点把厨房烧了;比如两人去西湖泛舟,遇到下雨,躲在乌篷船里看雨景;还有苏云为了给他惊喜,偷偷用木系神力在庭院里种满了他喜欢的花草。他说得眉飞色舞,眼中满是幸福的光芒。
赵烬静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回应,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他看着赵珩与苏云之间自然亲昵的互动 —— 苏云会悄悄为赵珩拂去落在肩头的花瓣,赵珩会顺手将自己喜欢的糕点递到苏云嘴边,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让他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赵珩终于找到了能相伴一生的人,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这比什么都重要。
聊了一会儿,赵烬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对身后的随从示意了一下。随从立刻走上前,将手中的锦盒放在石桌上。赵烬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块金灿灿的免死金牌,还有一份用丝绸包裹的封地文书。“这是陛下让我带来的免死金牌与封地文书。” 赵烬将锦盒推向赵珩与苏云,“免死金牌可保你二人日后无忧,无论犯下何种过错,皆可免死一次;封地文书则将江南的苏州、杭州、扬州三座城池划为你的私产,你二人可在那里收取赋税,安度余生。陛下说,这是他对你的补偿,也是对你们守护大靖的奖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