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先生的觉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这个会飞的烤面包机不仅成了小敏的最佳训练伙伴,更成了他们反向监控母巢的窗口。
“它就像个活的信号中转站,”林默分析着数据流,“园丁通过它监视我们,我们也能通过它窥视母巢。”
沈曼歌正在教嗡嗡先生玩抛接球——用能量光束代替实体球。“所以我们现在有个双面间谍烤面包机?这比我家那台只会烤焦面包的强多了。”
小敏发明了新游戏:她透过嗡嗡先生的“眼睛”观察母巢内部,然后画出看到的景象。这些画作逐渐拼凑出母巢的详细结构图,比所有侦察数据都精确。
“看这里,”AI星尘的投影指出画中一个细节,“这条能源管道的位置与官方图纸有3.7米偏差。园丁做了隐蔽改造。”
这个发现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按原计划行动,他们会直接撞进一个高压能量节点。
“嗡嗡先生立功了!”小敏开心地拥抱装置,它发出愉快的震动回应。
但反向监控也带来新问题。有次小敏透过装置“看”到一个令人不安的场景:母巢深处,有个与她十分相似的银发少女被禁锢在能量场中。
“那是...我吗?”小敏困惑地问。
AI星尘立即比对数据:“基因匹配度99.98%。可能是园丁制造的克隆体。”
这个发现令人毛骨悚然。园丁不仅知道小敏的存在,还在复制她!
更糟的是,透过嗡嗡先生的连接,他们察觉到园丁正在尝试与小敏建立直接同步。有几次训练中,小敏突然做出陌生动作,说出听不懂的语言。
“他在试图控制她!”林默立即加强精神防护。
反击计划随即展开。他们决定利用这个连接反向操作——让园丁“同步”到他们精心准备的假数据。
第一步是构建虚假人格。AI星尘帮小敏创造了一个虚拟意识,包含伪造的记忆、情绪和反应模式。当园丁尝试连接时,接触到的是这个精心设计的假象。
“就像给电脑装虚拟机,”沈曼歌解释,“病毒只能感染虚拟系统。”
第二步是喂假数据。他们故意让小敏在训练中“突破”某些极限,实际上是在向园丁传送错误信息。有次她假装无法控制能量爆发,导致母巢那边过度强化某个区域的防护,反而造成能源分配失衡。
“园丁现在肯定很困惑,”看着监测数据,沈曼歌笑道,“他的‘完美样本’时不时会犯些愚蠢错误。”
最成功的反击是“超能力骗局”。他们让小敏假装发展出某种夸张能力——比如用意念移动物体。实际上是她用藏在袖口的微型牵引器作弊。
园丁果然上当了。监测显示母巢在大量资源研发类似的意念控制装置,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能源。
“他在抄袭我们根本不存在的技术!”林默觉得既好笑又可怕。
但反向同步最危险的部分是小敏必须偶尔让园丁“成功”控制。这样才能保持可信度,就像钓鱼要偶尔松线。
第一次尝试时,所有人都捏了把汗。园丁的控制信号传来时,小敏有几分钟完全变成另一个人:眼神空洞,动作机械,说出的话都是加密指令。
“就像身体被抢走了。”事后小敏害怕地说。
为了保护她,他们发明了“紧急唤醒程序”:一段特定的摇篮曲旋律。只要嗡嗡先生检测到异常,就会播放这段音乐唤醒小敏的真实意识。
有次测试中,园丁的控制特别强烈。紧急唤醒程序启动后,小敏虽然恢复了意识,但右手仍不受控制地继续书写加密代码。
“部分控制残留,”AI星尘警告,“需要物理中断。”
沈曼歌急中生智,往小敏手里塞了杯冰水。突然的刺激成功打断了控制连接。
从此他们多了个应急方案:随时准备冰水饮料。小敏开玩笑说这是“提神特饮”。
随着时间推移,小敏越来越擅长这种危险的“双重扮演”。她能在被控制时保持一丝自我意识,甚至偷偷观察园丁的指令内容。
“他想要我找到某个密码,”一次控制结束后她说,“但我不告诉他。”
这些零星信息拼凑起来,他们发现园丁在寻找“方舟核心”的访问权限——传说中控制整个方舟遗址的最高权限。
“如果让他得到这个...”林默脸色凝重。
反击计划升级。他们决定故意让园丁“得到”一个假的核心密码,引诱他进入陷阱区域。
这个计划需要精密配合。小敏要在被控制时“无意间”泄露密码,嗡嗡先生要确保信息传输看起来自然,AI星尘要准备好陷阱区域。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园丁识破了假密码,反而加强了安全措施。
“他比想象中聪明。”沈曼歌叹气。
第二次尝试时,他们用了更巧妙的方法:让小敏在梦中“回忆”起密码片段。园丁果然上钩,开始全力破解这个虚构的密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