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租的车辆也是通过交警部门介绍的,服务很可靠。
更让人放心的是,公安部门还专门派了两名民警随组执勤,防止有人干扰拍摄。
“小祺,准备工作差不多了,可以通知演员来报到了。”
“凡哥,今天几号了?”
连日奔波让孙祺忙得晕头转向。
“三月三号,正月十四。”
孙祺想了想:“这样吧,通知大家五号进组。
明天是元宵节,让大家在家过个团圆节。”
杨帆觉得说得对,不差这两天,便点头答应:“也好,让大家过个节。”
“对了,开机日子算过没有?”
“?还要算这个?”
“至少得看看黄历吧。”
“说得对。”
孙祺这才想起这事。
第一次全面负责剧组,事情太多,难免有疏漏,毕竟经验还不够。
杨帆从酒店拿了一本黄历:“你之前想定哪天?”
“三月十号,这天合适吗?”
杨帆翻着黄历皱了皱眉:“小祺,这天不宜开机。”说着凑近指着说:“你看这里写着,丁亥年癸卯月癸卯日,忌开业、破土、起基。”
他又翻了两页:“十二号怎么样?丁亥年癸卯月乙巳日,宜纳财、开业、开幕。
诸事顺利,百无禁忌。
最好选在庚辰时,就定这天?”
“行,庚辰时是几点?”
“早上七点到九点。”
“好,就这么定。”
对于择吉日的传统,孙祺一直很尊重。
他不是迷信的人,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沿用传统历法没什么不好,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有些事确实神奇,难以用科学解释。
三月五日,元宵节刚过,剧组演员全部到位。
“张伯、讯姐、毅哥、王老师”
“小祺、孙导演、导演……”
“欢迎各位加入《无名之辈》剧组。
今天大家先休息,三楼是演员房间,门上都有名字。
晚餐在酒店二楼宴会厅。
明天开始,会有本地方言老师来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尽快掌握。”
“影片将在三月十二日,也就是一周后正式开机。
这段时间主要是适应环境和学习方言。”
“我身边这位是制片人杨帆,这位是我的助理小婷。
如果找不到我,可以找他们。
好了,没有其他安排,大家早点休息吧。”
孙祺开了个简短的会,几分钟就结束了,随后安排大家回房休息。
演员们一个接一个地上楼,有的独自一人,有的带着助理。
“啧啧,还挺有派头。”
不用回头,孙祺就知道是杨密在说话。
“怎么,你有意见?”
“当导演就是不一样,架子都大了,见了面也不打个招呼,世风日下哦。”
杨密在一旁小声嘀咕着。
孙祺无奈地摇摇头,伸出一根手指。
“一顿饭,你定地方。”
“好嘞!”
杨密立刻笑开了花,拍了拍孙祺的肩膀,笑着拉着行李箱上楼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不仅演员们,连孙祺这个导演也跟着学起了当地方言。
以前看这部片子时,孙祺还以为是蜀地方言,后来仔细听才发现其实是黔地方言。
两种方言听起来很像,但细究起来差别不少。
一是口音:黔地方言比较平缓,蜀地方言节奏感更强。
二是用词:蜀地方言常用语气词“撒”,类似普通话的“呗”,而黔地方言多用“嘛”。
蜀地的“得嘛”在黔地很少用。
还有,蜀地说“啥子”,黔地说“哪样”。
另外,蜀地方言迭词较多,比如“杯杯儿”、“虫虫儿”,而黔地方言鼻音更重。
孙祺是东北人,好在语言天赋不错,学了几天已经能用当地方言交流了。
剧组从一开始满口普通话,到现在全员都像本地人一样,连酒店服务员都感到惊讶,觉得这些演员真厉害,说变就变。
3月12日,《无名之辈》举行了开机仪式。
现场来了二十多位记者,除了本地媒体,还有央视电影频道的记者和一些娱乐小报的记者。
不过这次记者们主要是冲着张果立和周讯来的,采访环节也主要围绕两人展开。
“张果立老师,您为什么选择出演这部电影?”
“首先是剧本打动了我,故事非常精彩。
同时我也很看好孙祺导演,相信这部作品会给观众带来惊喜。”
“周讯老师,您这次演什么角色?”
“我演的是一个高位截瘫的女主角。”周讯简单回答后便微笑着不再多说,显然不想透露太多。
主流媒体都在采访两位主演,只有几家小报记者找到了孙祺提问。
“孙导是怎么请到两位老师的?”
“靠诚意。”
“作为新人导演,您能带好整个剧组吗?”
面对这个问题,孙祺从容回应:“虽然我是第一次执导,但之前已经以编剧和副导演的身份参与过两部电影的创作。
感谢两位老师的信任,我也有信心完成好这部作品。”
杨帆适时出现打断采访:“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开机吉时到了,剧组要开始拍摄了。
我们准备了小礼品,请大家跟我来。”
开机仪式结束后,剧组立刻开始拍摄。
第一场戏是男主角马先勇在工地的场景。
这个落魄的保安替跑路的老板看守工地,与前来讨债的人发生冲突,借此展现角色的坚持性格。
张果立化好妆后,脸色蜡黄,胡茬斑白,穿着皱巴巴的保安制服,简直就像个失意的中年人。
孙祺正在指导替身演员:“被吊起来后可以适当挣扎,但要确保安全,动作别太激烈。”
“导演,这场戏我自己来吧,正好找找感觉。”张果立主动请缨。
孙祺回头,看到张果立站在一旁。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