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准被马岳的信任所感动,可能之前还受到过猜疑,但好在马岳还是相信他的。
于是,宋准自己说道:
“将军,这些军事上我不懂,我还是先告退了。”
马岳也立刻都知道了他的意思。
马岳知道宋准是想回避一二,毕竟军事上如果情报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
马岳拒绝了宋准的回避,正色道:
“正卿不必多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可以帮我们参谋参谋。”
眼下正是劲往一处使的时候,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这是招揽人心的大好时机,马岳自然不会放过。
危机中往往也蕴含着机遇。
“况且正卿为我们效力了这么长时间,我自然是信得过你的。”
马岳鼓励着宋准。
心里却暗想:报信?全城都是我的人,往哪报信?
宋准见状,也不好再拒绝。
感觉到马岳的信任,宋准满是感动。
产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立刻开始绞尽脑汁,想着接下来的战事上怎么帮忙。
如果说招揽宋准,是马岳接纳宋准的第一步。
现在让宋准参加军事会议,就是马岳让宋准更加忠诚的第二步。
虽然事发突然,却有种巧合中的必然。
马岳又盯着旁边的吴冲、李强等人问道:“你对于这次明军来犯,你们有什么想法?”
现在留在宝鸡的,只有吴冲、刘申、李强。陈新等寥寥数人。
吴冲先回答道:
“将军,这样的防守战咱们还没有经历过,不过在王喜传回消息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准备了。这段时间城内滚木、滚油都已经准备好了,附近的平民也已经迁入城内。”
马岳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
“干的不错,你们准备得很充分。”
但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防守不是我的风格。尤其是现在,他们还不知道消息泄露,敌明我暗。”
说着,马岳摊开地图。
“明军可能会沿着扶风、眉县、武功一带,然后直插宝鸡。虽然他们只带了四五千人,但如果我们一旦被他们围在城内,那就跟大散关的人失去了联络,再想联系起来就难了。被围起来容易,突围起来我们的代价就大了。”
吴冲等人听完也是纷纷皱起了眉头。
马岳继续说道:
“如果宝鸡被围了起来,我们跟大散关的钱元等人就断了联络。到时候就容易被他们各个击破。”
“那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吴冲急切地问道。
马岳微微一笑,说道:
“我的计划是,咱们同样派出一支精兵应对,沿着大路前行到扶风、眉县、武功方向。你们看,在这个三线交接地带,是少有的山丘地形。”
说着,他指了指地图上的山丘标志。
吴冲脑海中立刻灵光一闪,然后说道:
“将军,咱们莫非要提前设伏?”
这样想法太大胆了,现在明军虽然战力积弱,但是也不是流寇能比得上的。
除了崇祯六年,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山西各地义军合力埋伏成功了一次,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有这样的想法。
马岳点了点头,赞许道:
“不错,既然他们能打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打他们呢?到时候把这帮明军好好教训一番,也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实力。”
马岳自认手底下这帮系统兵不比大明的军队差。
甚至某些地方犹有过之。
吴冲等人闻言听后十分激动,觉得这个计划十分可行。
只要消息没有泄露,明军也不会想到他们口中的流寇竟然有胆子反击、伏击他们。
刘申也点了点头,开口道:“将军,这个方法实在是大胆,我们想不到,明军也想不到,成功率十分高。”
连在一旁的宋准也赞同的点点头,认同的说道:
“现在明军正是轻视我们的时候,他们很是容易麻痹大意,就是风险也高,是一个奇策。”
说到这里,宋准有些迟疑。
收获大,风险也大。
埋伏不成功的话,也只能逃了。
马岳决断地回应道:
“不错,风险大,但成功率很高,值得咱们拼一把。但是咱们去的人不能太多,人多了就容易被察觉。”
刘申、李强、吴冲三人对视一眼。
吴冲率先说道:
“将军,我去吧!”
刘申也不甘示弱,说道:
“将军,还是我们去吧!”
李强看着他二人,撇了撇嘴,然后对马岳说道:
“将军,我们二营也不差,那我去吧!”
马岳看着手下这些抢战的部下,嘴角露出了微笑。
部下愿意奋勇争先,他也有面子。
马岳思索一番,然后说道:“这次就吴冲去吧。”
吴冲听到马岳点名,立刻兴奋地应了一声:
“是,将军!”
然后转头对刘申、李强二人说道:
“嘿嘿,两位兄弟,这次就让我先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