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后撤的消息,如同在濒死者的血管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瞬间让之前还弥漫着绝望和麻木的法军指挥部沸腾起来。胜利的曙光,或者说,对胜利的渴望,压倒了一切谨慎。命令被层层加码,要求部队“果断追击”、“扩大战果”、“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马尔罗中士看着手中那份由传令兵气喘吁吁送来的、措辞激昂的进攻命令,脸上没有任何喜悦,只有更深沉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他默默地收起那个划满了名字和叉号的小本子,深吸了一口混合着硝烟和腐臭味的空气,开始用他那已经嘶哑不堪的嗓子驱赶士兵。
“起来!都起来!进攻命令!追击德国佬!”他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只有惯性的命令,“动作快!别磨蹭!”
士兵们刚刚经历短暂的狂喜和放松,此刻又被驱赶起来,脸上混杂着困惑、残留的兴奋和重新涌起的恐惧。追击?他们还有力气追击吗?但命令就是命令。
部队再次爬出战壕,但这次的气氛与以往绝望的冲锋截然不同。没有密集的炮火准备(,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队伍沉默地、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穿过那片曾经吞噬了无数生命的无人区。
脚步踩在松软、布满弹坑和残骸的土地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硝烟和死亡的气息,但那种令人心悸的、机枪子弹划破空气的“嗤嗤”声消失了。寂静,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寂静,笼罩着四周。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前方每一个可疑的起伏、每一堆废墟、每一片小树林。
马尔罗中士走在队伍相对靠前的位置,眼神锐利如鹰隼。他经历过太多,深知德国人绝不会轻易地把后背亮给你。他不断打着手势,让士兵们散开,交替掩护前进。
果然,就在先头部队接近原本德军的第一道堑壕时——
“哒哒哒!” 一阵短促而精准的机枪点射,突然从右前方一片被炸得只剩半截墙壁的农舍废墟后响起!
噗噗噗!子弹打在泥土上,激起一串烟尘。两名冲得太靠前的法军士兵应声倒地。
“掩护!卧倒!”马尔罗声嘶力竭地大吼,同时迅速举枪还击。
队伍瞬间趴倒一片。子弹从各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射来——铁路路堤后、燃烧的坦克残骸旁、甚至是从一棵被炸秃了半边的树干后面。冷枪(狙击手)的子弹更是刁钻,专门瞄准军官、士官或者试图操作机枪的士兵。
“后卫部队!妈的!”马尔罗啐了一口带泥的唾沫。他预料到了。这是德军的标准战术,留下精锐的小股部队打阻击,用冷枪和突袭迟滞追兵。
战斗变成了令人烦躁的消耗战。法军不得不停下来,小心翼翼地展开,派出小组迂回包抄,用迫击炮和手榴弹清除每一个火力点。进展极其缓慢,每一步都伴随着伤亡。那些德军后卫极其狡猾,往往放几枪、造成一些混乱后,就利用地形迅速撤离,消失在视野中,只留下几具无法带走的同伴尸体和空弹药箱。
这种“打一下就撤”的战术,像牛皮糖一样粘着法军,极大地消耗着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也一点点磨掉刚刚提升起来的那点士气。
然而,在清除了几处这样的阻击点后,一些军官开始变得急躁和乐观起来。他们看到德军确实在撤退,后卫的抵抗虽然讨厌,但似乎并不坚决。一种错误的想象开始滋生:德军正在全面溃败,只要加快速度,就能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
“不要停!继续前进!敌人已经崩溃了!”一名年轻的上尉挥舞着手枪,大声催促着队伍,无视了马尔罗中要求谨慎侦察的建议。
部队被强行驱动,加快了前进速度,甚至有些散乱。他们穿过被放弃的德军堑壕体系(里面一片狼藉,散落着各种废弃物和来不及带走的物资),越过一片相对开阔的洼地,逼近了一个代号“77区”的小高地。根据地图和之前的情报,这里应该是德军下一道防线的支撑点。
奇怪的是,高地上异常安静,看不到任何德军活动的迹象。侦察兵回报说,阵地上似乎空无一人。
军官们更加兴奋了。“看!他们连预备阵地都放弃了!冲上去占领它!”
部队开始向高地推进。没有遭遇任何抵抗。他们顺利地、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这片可以俯瞰周围区域的关键阵地。
一种虚幻的胜利感笼罩了这支先头营。他们似乎真的插入了一条无人防守的真空地带。或许是因为德军撤退命令执行得仓促,不同部队之间出现了脱节和沟通问题,导致这个原本应该由后续部队接防的阵地,意外地出现了空窗期。
但幸运女神并未一直眷顾他们。
就在法军士兵们喘着气,在高地上匆忙挖掘工事、建立防御时,情况骤变!
一支原本奉命向更后方转移、携带着重机枪和迫击炮的德军部队,恰好行军路线经过这片区域附近。他们的指挥官发现了高地上突然出现的法军!这支法军孤军深入,侧翼暴露,而且似乎毫无防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