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宏远车间里那些庞大而精密的齿轮,一旦咬合上了节奏,便运转得平稳而有力。三个月的光景,在设备档案、点检记录、故障代码和油污扳手间悄然滑过。吴迪不再是那个需要张林时不时探头指点的新丁。大部分日常点检、小故障排查、备件更换,他都能利索地搞定。那套复杂的设备维护系统,里面的路径和选项也像刻进了脑子,点开哪个菜单找什么参数,成了肌肉记忆般的熟练。
遇到实在啃不动的硬骨头——比如某个传感器信号时断时续,查手册也理不清头绪;或者拆解某个复杂阀块时,被内部迷宫般的油路搞得头晕眼花——吴迪也不再像初来时那样,憋红了脸也不敢轻易开口。他会拿着图纸或者拍下故障现象的照片,走到峰哥或者老周的工位边,语气坦然:“峰哥,帮忙看看这个信号不稳是咋回事?我按手册查了,没找出毛病点。” 或者,“周工,这个阀块拆到这一步卡住了,感觉里面有个弹簧卡子装不回去了,您给掌掌眼?”
峰哥通常会放下手里的活,凑过来看几眼,点出几个容易忽略的检查点,或者直接上手示范一下卡簧的安装技巧。老周话少,但手指点在图上的某个位置,或者吐出几个关键术语,往往就能让吴迪茅塞顿开。没有想象中的不耐烦或轻视,只有一种技术传承般的理所当然。这种能坦然求助也能被及时回应的氛围,让吴迪心里那点仅存的拘谨也消散了。
踏实,肯学,干活利索,不推诿。这是峰哥私下跟小张闲聊时,对吴迪的评价。同事们也渐渐认可了这个话不多但做事靠谱的新人。当月底那条标注着“工资入账:4500.00元”的银行短信准时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时(试用期90%),吴迪盯着那串数字,嘴角咧开,无声地笑了好一会儿。这不再是“诚信机电”那种迟来的、带着屈辱感的施舍,而是自己用汗水和脑力,在一个“正规”地方换来的、清清楚楚的回报。他把短信截了个图,存在手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像藏起一枚小小的勋章。
这份踏实和靠谱,也让他比预想中更快地跨过了那道坎。两个月刚满,峰哥就把他叫到一边,拍了拍他肩膀:“吴迪,干得不错!转正申请我批了,材料已经交上去了,下个月起,工资按五千算,五险一金也齐活了!” 旁边工位的赵磊,还在跟一套复杂的PLC程序死磕,显然还需要点时间证明自己。吴迪心里掠过一丝微妙的情绪,但更多的是被认可的暖流。他用力点了点头:“谢谢峰哥!”
等到第三个月结束,赵磊和孙鹏也都顺利转正。周五下午,工作节奏明显放缓,办公室里弥漫着周末将至的松弛感。峰哥在部门小群里@了全体成员:
“同志们!咱们仨新兵蛋子都光荣转正了!今晚必须安排一波!老规矩,吃啥?投票![火锅][烤肉][炒菜]”
群里立刻热闹起来,表情包乱飞,七嘴八舌地讨论。最终,热气腾腾、氛围热烈的火锅以压倒性优势胜出。
下班后,一群人浩浩荡荡杀向工业园附近一家口碑不错的川味火锅店。巨大的鸳鸯锅端上桌,红汤翻滚,白汤氤氲。毛肚、鸭肠、黄喉、肥牛、各种丸子蔬菜堆满了桌子。啤酒杯叮当作响,冰凉的液体带着麦芽香气滑入喉咙,冲淡了工作的疲惫。
气氛很快热络起来。峰哥带头举杯,祝贺三位新人“正式入伙”。张林讲着上个月夜班遇到的奇葩故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老周难得话多,点评着哪种肉涮几秒口感最好。吴迪、赵磊、孙鹏三个,也放开了,跟着插科打诨。啤酒一瓶瓶见底,脸上都浮起了红晕。但大家都默契地控制着量,浅尝辄止——因为都知道,今晚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差不多了吧?转场KTV走起!”峰哥看了看表,一挥手,颇有将领风范。
一群人又呼啦啦涌向预订好的KTV包间。巨大的屏幕亮起,炫目的灯光旋转闪烁,震耳欲聋的前奏瞬间点燃了空气。部门里几个年轻女孩,平时在办公室文文静静,此刻也放开了,点了几首流行歌,拿着麦克风,在不算太跑调的范围内尽情唱着。吴迪窝在沙发一角,笑着看,偶尔跟着节奏晃一晃脑袋,手里捏着杯加了冰块的啤酒。
唱了没一会儿,几个女生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走到点歌台边,对峰哥说:“峰哥,我们几个先撤啦?太晚了,回去还得卸妆呢。”其他几个也笑着附和。
“行!路上注意安全!到家了群里吱一声!”峰哥爽快地点头,又叮嘱了一句。
女生们笑着道别,包间门一关。空气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某种无形的束缚因子。
“好了!兄弟们!燥起来!”赵磊怪叫一声,直接扑向点歌台,噼里啪啦点了一堆诸如《死了都要爱》、《离歌》之类的高难度曲目。孙鹏也不甘示弱,抢过另一支麦克风。
鬼哭狼嚎般的歌声瞬间充斥了整个包间!完全不在调上,纯粹是情感的宣泄和肺活量的比拼。巨大的音响仿佛都在颤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