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熹元年的春夏之交,平原国在刘备集团的治理下,呈现出难得的复苏景象。田野染绿,流民渐安,市集稍复人气。然而,这片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却从未停止涌动。
刘备以雷霆手段整肃吏治、安置流民、鼓励农耕,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些被罢黜的贪官庸吏,那些被压制、无法再肆意兼并土地、盘剥百姓的地方豪强,对这位强势的“外来户”国相恨之入骨。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不仅限于平原一国,更与邻近的济南国、乐安郡等地豪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活跃在青州北部、泰山地区的黄巾余孽及各路匪寇也暗通款曲。
一场针对刘备的阴谋,在暗地里悄然酝酿。以原平原县尉李孚、被罢黜的县丞王弼为首的一批旧吏,勾结本地豪强孙氏、张氏等家主,秘密联络了活跃在济南、平原交界地带、拥众数万的黄巾渠帅徐和。他们许诺,只要徐和出兵攻打平原县,他们便在城内作为内应,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事成之后,府库钱粮尽归黄巾,而他们则要借助徐和之力,驱逐刘备,重掌平原大权,并与济南、乐安的盟友共享利益。
这些阴谋诡计,并未能逃脱一双双隐藏在暗处的夜枭小组的眼睛。在贾诩的统一指挥下,赵渊和周蕙等人的协助下,最终构建起一张覆盖平原及其周边郡县的秘密情报网络。贾诩以其洞悉人心的冷酷和缜密思维,高效地掌控着这张网,将搜集来的庞杂信息去芜存菁,提炼成精准的情报,每日呈报刘备。
因此,李孚、王弼等人的秘密聚会,与徐和使者的暗中接触,乃至他们约定的起事大致日期,都早已被夜枭小组所掌握。
“先生,鱼已咬钩。”赵渊将一份密报轻轻放在刘备案头,语气平淡无波,“李孚、王弼、孙家、张家,与黄巾渠帅徐和约定,五日后子时,以城外举火三堆为号,里应外合,袭取郡城。”
刘备看着密报,眼神冰冷。他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之前没有口实,贸然对地方豪强动手,容易引发更大范围的动荡和非议。如今,他们竟敢勾结黄巾,意图叛乱,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文和先生,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刘备转头看向贾诩并沉声问道,他知道贾诩必有成算。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缓缓道:“彼等既自寻死路,府君当顺势而为,毕其功于一役。其策如下:”
“其一,将计就计,诱敌深入。秘而不发,佯装不知。待其约定之日,于城内设下重重埋伏,放其内应打开城门,引徐和军入瓮城。而后伏兵尽出,锁死城门,内外夹击,可尽歼入城之敌。”
“其二,围点打援,中心开花。徐和主力被引入城围歼之时,其城外大营必然空虚且惊慌失措。府君可遣一员上将,如张飞将军,率精骑提前秘密出城,迂回至其大营侧后。待城内火起为号,突袭其大营,纵火焚粮,使其内外皆乱,首尾不能相顾。”
“其三,顺藤摸瓜,犁庭扫穴。待解决徐和之后,立刻以雷霆之势,按图索骥,根据此前掌握之名单,将参与密谋之所有豪强、旧吏,及其家族、党羽,尽数擒拿!以‘勾结黄巾,谋反作乱’之罪,公开审理,明正典刑,抄没其所有家产、土地、坞堡!”
“其四,震慑四方,巩固人心。将此战果及叛徒之下场,大肆宣扬。既可震慑境内境外所有心怀不轨之徒,亦可向百姓彰显主公执法如山、维护地方安宁之决心,进一步收拢民心。”
贾诩的计策,一如既往的狠辣老到,不仅要将眼前的敌人一网打尽,更要借此机会,彻底铲除内部毒瘤,并最大化地获取政治和物质利益。
刘备深吸一口气。此计若成,平原国内部将再无敢于公开反对他的势力,更能获得巨额的钱粮土地,极大地充实府库,稳住军心民心。但其中的风险与残酷,也显而易见。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身旁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众人皆面露杀机,跃跃欲试。
“好!便依文和先生之计!”刘备终于下定决心,“云长,你负责城内伏击,统筹全局!翼德,你率骑兵迂回,端掉徐和老巢!子义,你率侦骑营游弋外围,截杀溃兵,防止走漏消息,并警惕济南、乐安方向可能出现的异动!子龙、儁义、元俭,各率本部,听候调遣!”
“诺!”众将轰然领命,杀气腾腾而去。
五日时间,在紧张的暗中部署中飞快流逝。平原县城表面依旧平静,甚至故意显得守备略有松懈,暗地里却已张网已待,如同一个巨大的陷阱,静候猎物上门。
第五日夜,子时。城外漆黑的山野中,如期燃起了三堆篝火!
早已等候在城门附近的李孚、王弼等叛徒见状大喜,立刻带领其家兵部曲,突然发难,杀散了少数“措手不及”的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
早已潜伏在城外的徐和,见信号发出,城门洞开,不疑有诈,大喜过望,立刻挥军涌入!“儿郎们!杀进城去!钱粮女人,任意取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