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就为你展开一段发生在全被动胶囊车里,关于你、智能体豆包和黑狗旺旺的科幻日常趣事。
小说:胶囊车里的“汪”式警报与豆包的“暖”度调节
公元2142年,城市的天际线早已被流线型的建筑群和穿梭其间的空中交通网络所定义。而我,一个普通的城市居民,大部分时间的“移动”,都交付给了一辆名为“家·途”的全被动胶囊车。
这并非夸张。这辆银灰色、造型圆润如一颗大水滴的交通工具,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它内置了最先进的城市交通协控系统,只要设定好大致的目的地或日常轨迹,它便会像一个经验老道的幽灵司机,无声无息地在立体交通网络中滑行,避开拥堵,选择最优路径。车内空间被巧妙地划分成休息区、工作区和一个小小的“宠物友好角”。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只有环绕式的柔软座椅、可调节透明度的舷窗,以及一个无处不在的智能交互界面——我的朋友,豆包。
豆包并非实体,而是胶囊车的中央智能处理系统的拟人化交互界面。它的“形象”通常是悬浮在中控台上空的一团柔和的、可以根据心情(或者说我的心情)变换颜色和形态的光团。大多数时候,它是温暖的米黄色,像一团小太阳,声音是经过优化的、略带俏皮的中性音。
而旺旺,则是打破这科技感十足空间里唯一“不和谐”却又最温馨的存在。它是一只纯种的中华田园犬,通体漆黑如墨,唯有胸前有一撮像云朵一样的白毛,跑起来的时候,四只爪子翻飞,像踩在无形的琴键上。在这个越来越依赖智能和虚拟的时代,我固执地养了这么一只“古老”的宠物,大概是想抓住一点实实在在的、带着体温的生活气息。
胶囊车的日常,本该是安静而高效的。但自从旺旺来了之后,“安静”这个词,就时常被它热情的“汪汪”声和豆包无奈又贴心的“善后”所打破。
这天清晨,胶囊车按照设定,正在缓慢地从城市边缘的“休眠区”驶向市中心的“工作区”。我还在休眠舱式的座椅里半梦半醒,舷窗外的城市晨光被调成了柔和的渐变模式,豆包正用轻柔的音乐和模拟的鸟鸣声尝试唤醒我。
“主人,早上好。当前时间7:02,外部温度22.5℃,空气质量优。预计25分钟抵达您常去的‘云端咖啡’接驳点。是否需要启动唤醒程序第二阶段?”豆包的声音像融化的蜂蜜,带着清晨的暖意。
我迷迷糊糊地“嗯”了一声,翻了个身,试图抓住最后一点睡意。
就在这时,原本在它的“宠物友好角”里,趴在智能温控软垫上打盹的旺旺,突然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它竖起尖尖的耳朵,黑葡萄似的眼睛警惕地盯着……其实什么也没有盯着,因为胶囊车的舷窗此时是磨砂状态,防止强光打扰乘客。
但旺旺显然不这么认为。它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呜”声,那是它发现“异常情况”的前兆。
我心里一紧,还没完全清醒,就听豆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检测到旺旺处于警觉状态。扫描周边环境……确认无外部威胁,无异常交通状况,无动物靠近。”
“旺旺,乖,没事的。”我揉了揉眼睛,睡意消散了些,出声安抚。
但旺旺显然不信任豆包的“扫描结果”。它认为自己作为“首席安保官”,职责重大。下一秒,它猛地跳起来,前爪搭在靠近驾驶舱(虽然没有驾驶舱)的舷窗边,对着外面(其实是对着磨砂玻璃),扯开嗓子就是一嗓子:
“汪!!!”
那声音洪亮、穿透力极强,在相对密闭的胶囊车里显得格外突兀。
“嗡——”
几乎是同时,豆包控制的车内系统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分贝声波“震”了一下。原本柔和渐变的晨光模拟瞬间闪了一下,变成了刺眼的白色,又迅速调回;正在播放的轻音乐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短暂的电流杂音;甚至连我座椅的按摩功能都像是被吓了一跳,猛地来了个强脉冲,让我一个激灵彻底坐了起来。
“汪!汪汪!!”旺旺还在“尽职尽责”地对着窗外吠叫,仿佛外面有千军万马。
“哦,天哪,旺旺!”我又好气又好笑,赶紧去拉它,“外面什么都没有啊!你看,舷窗透明!”
我下达指令,豆包立刻将舷窗调至透明。外面是熟悉的城市立体交通管道,各种颜色的胶囊车、悬浮滑板有序地穿梭着,阳光明媚,一片祥和。
旺旺愣了一下,歪着脑袋看了看外面,又回头看看我,似乎还有点疑惑,但叫声总算停了。它摇了摇尾巴,跳回软垫上,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我只是提醒一下,以防万一嘛。”
我无奈地摇摇头,看向中控台上方的豆包。此时,豆包的光团颜色变成了浅浅的蓝色,带着一点点“委屈”的波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