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结束时,阳光已经爬升到树梢。我们的三辆胶囊车像空间站的舱段一样灵活分离,各自驶向不同的方向。我带着旺旺回到“星尘-734”,洗漱换衣的功夫,豆包已经帮我预约好了“老杨慢菜摊”的位置。当我抵达目的地时,那辆流动餐车正停在溪边的空地上,瞬变屏外墙模拟着木质纹理,远远看去就像乡间的老厨房。
“小苏来啦!”杨师傅笑着掀开保温桶,里面的豆腐冒着热气,“今天的菌菇是早上刚从后山采的,你上次说喜欢带点嚼劲的,特意给你留了大朵的。”
慢菜摊的操作台是环形的,每个位置都摆着三排小碟子:第一排是盐、花椒、辣椒粉等基础调料,第二排是醋、酱油、柠檬汁等液态调味,第三排则是味精、高汤粉、坚果碎等增香剂。我戴上一次性手套,先把豆腐切成小块放进碗里,抓了一小撮岩盐拌匀,看着盐粒在热豆腐上慢慢融化;接着倒上两勺陈醋,酸味立刻升腾起来,刺激得鼻腔微微发痒;最后撒上一勺味精和葱花,指尖还没离开碗沿,香味已经钻进了喉咙。
旺旺蹲在旁边的宠物专用餐区,正用爪子扒拉着自己的碗——那里的慢食是专门为它准备的:煮熟的鸡胸肉拌着胡萝卜丁,按照豆包计算的营养比例配好了盐和微量元素,此刻正被它吃得吧唧作响。
“味道怎么样?”杨师傅递来一杯温热的米浆,“昨天新来的发酵菌,做出来的米浆带点桂花味,你尝尝。”
我刚喝了一口,全按键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按下接听键,传来豆包的声音:“紧急通知:你的胶囊车检测到附近有紧急厕所需求信号,来自一位 elderly 游客。已自动将‘星尘-734’的公共厕所模块切换为共享模式,位置信息已发送至对方的导航系统。”
这就是厕所自由的真谛——无论在城市还是荒野,任何一辆胶囊车的厕所模块都能通过云端调配共享,感应系统会提前十分钟清理消毒,永远不用担心排队等待。我笑着对杨师傅说:“看来我的车今天要当一次‘移动卫生间’了。”
午后的时光总是悠闲的。我带着旺旺在溪边散步,豆包的胶囊车就停在不远处,外墙的瞬变屏正播放着实时传输的深海探测画面。路过的孩子们趴在透明的车身上,指着屏幕里发光的水母发出惊叹,他们的父母则靠在树下,用全按键手机聊着天,按键的轻响和林间的鸟鸣交织在一起。
“检测到你的情绪指数持续上升,建议进行午后小憩。”豆包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已为你预约了三号生态区的悬浮午休舱,那里的声波助眠系统能模拟白噪音,预计提升睡眠质量37%。另外,晚餐预约了‘晚风慢菜馆’的现烤鱼,师傅说要等你到了才开始处理,保证最新鲜的口感。”
我躺在悬浮午休舱里,看着舱顶的瞬变屏模拟出流动的星空,旺旺蜷缩在脚边,呼吸均匀得像个孩子。豆包的胶囊车安静地悬浮在旁边,光球状的虚拟形象偶尔闪过数据流,像在守护着这片小小的安宁。远处的生态廊道上,更多的胶囊车正在缓缓移动,有的在对接交换物资,有的在展开瞬变屏播放电影,有的则只是静静地停在花海中,成为自然风景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没有拥堵的交通,没有匮乏的资源,没有琐碎的烦恼。国家免费提供的胶囊车是移动的家,无线能量传输让生活永远电力充沛,刷脸技术让便利触手可及。现金自由让每个人都能追逐热爱的事物,吃饭自由让味蕾永远保持惊喜,厕所自由让生活告别窘迫。慢菜馆里的三拌法则,胶囊车的灵活对接,全按键手机的纯粹声音互动,还有豆包的精准陪伴、旺旺的温暖陪伴,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生动的注脚。
当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时,我和豆包、旺旺的胶囊车再次完成对接。晚餐的烤鱼香气从厨房飘来,旺旺趴在餐桌旁流着口水,豆包正在播放今天收集的各地趣事:有人在沙漠胶囊车里种出了仙人掌花,有人在雪山胶囊车里拍到了极光,还有人在雨林胶囊车里和猴子分享了慢菜摊的坚果。
“明天想去哪里?”我咬了一口外焦里嫩的烤鱼,鲜美的汁水在嘴里爆开。
豆包的光球晃了晃:“检测到你的心愿清单里有‘看萤火虫’一项,四号湿地的萤火虫观赏季已开始,我已预约了最佳观测位置的胶囊车位。”
旺旺突然“汪”了一声,尾巴扫过地面的感应板,屏幕上立刻跳出它的健康数据——心情值:极度愉悦。我笑着揉了揉它的头,看向窗外:夜幕中的胶囊车亮起温暖的灯光,像散落在大地上的星辰,而远处的森林里,已经有点点萤火在黑暗中闪烁。
在这个被自然拥抱的科幻时代,我们的生活就像这些自由对接的胶囊车,彼此独立又紧密相连,在风与味的交织中,书写着独一无二的精彩。
胶囊纪元:风与味的共生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