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紧张的学习与筹备中悄然流逝,转眼已近弘光元年岁末。江阴水师学堂内,化名“朱永”的朱慈炤,经过数月磨砺,已然褪去了不少青涩,皮肤被江风海日晒得黝黑,手掌因常年操桨缆而磨出了厚茧,但眼神却愈发锐利和沉稳。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水兵的基本技能,在航海理论、舰船指挥等方面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领悟力,深受教官赏识,在同窗中也建立了威信。
这一日,学堂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沿岸巡航演练。朱慈炤所在的哨船“海隼”号,奉命前出侦察一处模拟“敌情”的礁石区。不料,天气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狂风卷起巨浪,能见度急剧下降。
“稳住舵!降半帆!注意观测周围!”带队的哨官声嘶力竭地呼喊,但小船在风浪中剧烈颠簸,如同一片落叶,情况万分危急。
混乱中,一名负责观测的新兵不慎被甩出船舷,落入冰冷汹涌的江水中!众人惊呼,但因风浪太大,投下的救生索几次都被冲开。
“我下去!”朱慈炤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脱下笨重的外衣,将绳索系在腰间,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纵身跃入波涛之中!
冰冷刺骨的江水瞬间包裹了他,巨大的力量几乎要将他扯离绳索。他奋力向那挣扎的新兵游去,一个巨浪打来,两人同时被淹没。船上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片刻后,朱慈炤拖着几乎昏迷的新兵,顽强地浮出水面,在众人的合力拉扯下,终于艰难地回到了船上。
这次意外的险情,虽然无人伤亡,却让朱慈炤在学堂中声名鹊起。其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举动,赢得了所有人的由衷敬佩。郑森得知后,亦是暗自点头,对这位永王殿下的心性和胆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经历此事,朱慈炤感觉自己与这片江海,与身边这些同生共死的袍泽,真正地融为了一体。他更加刻苦地投入训练和学习,因为他知道,未来他要面对的,将是比这长江风浪更加凶险莫测的远洋大海!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海面上,由郑森主导的“远洋探索舰队”的筹备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他精心挑选了五艘性能最好的海船(包括两艘改进型福船和三艘缴获的西式帆船),配备了经验最丰富的船长和水手,以及格物院派出的绘图员和精通拉丁语、葡萄牙语的通译。这支舰队的任务,并非作战,而是探索、测绘和联络。
舰队被命名为“破浪”,由郑森麾下一名胆大心细的年轻将领吴英指挥。在一个寒冷的清晨,“破浪”舰队悄然驶离江阴基地,扬起风帆,向着烟波浩渺的南海进发。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抵达吕宋,设法与当地幸存华人取得联系,核实情况,绘制精确航路与沿岸地图,并尽可能搜集西班牙人的军事部署情报。
这是一次充满未知与风险的航行。等待着他们的,是变幻莫测的海洋,是凶残的西班牙殖民者,也是揭开海外血泪真相、并为未来远征铺平道路的关键一步。
几乎在“破浪”舰队南下的同时,南京城内的朱慈烺,也接到了来自江北的最新战报。多铎因济宁告急,被迫从徐州前线再次分兵,江北明军压力大减。史可法抓住机会,命黄得功部向淮安方向发起了一次成功的战术反击,烧伤俘获清军两千余人,缴获一批粮草辎重。虽然未能改变整体对峙态势,但无疑进一步打击了清军的士气,巩固了防线。
好消息接踵而至。陈子龙从西南发来密奏,刘文秀、艾能奇整合孙可望旧部后,实力有所恢复,在川东顶住了豪格新一轮的攻势,双方再次陷入僵持。而李定国在袭扰济宁、调动清军后,并未恋战,果断撤回沂蒙山区,清军北上扑空,劳而无功,反而进一步暴露了其后方的空虚。
内忧外患,似乎都在向着有利于南明的方向转化。朱慈烺站在皇宫高处,眺望着南方。他知道,“破浪”舰队的出发,标志着他的大航海计划,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而江北的相对稳定,也为他推行内部改革和筹备海洋战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帝国的航船,在经历了初期的惊涛骇浪后,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丝稳定的节奏,并开始调整风帆,准备驶向那片更加广阔、也更具诱惑力的蓝色疆域。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日曜南明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