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一些偏僻的村口、山脚下,悄然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简陋的祭坛,或者干脆就是利用原有的狐仙庙。
老百姓们自发地,在夜深人静之时,将自家省下来的玉米饼子、冻豆包、腌咸菜,甚至是一些偷偷藏起来的药品、布匹,恭敬地放在那里。有时,还会放上几双厚厚的靰鞡鞋(东北一种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乌拉草的防寒鞋)。
第二天天亮,那些供奉的物资往往会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有时是几颗血淋淋的、被砸烂的日军肩章,有时是几把带着豁口的刺刀,有时,什么都没有,只在雪地上留下几行如同狐狸般的足迹。
“狐仙……是狐仙收走了供奉,留下了鬼子的魂魄……”
老百姓们私下里激动地传颂着,对“狐仙兵将”越发敬畏和感激。他们并不知道“山海狐”的存在,但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支持着这些暗夜中的复仇者。
关东军的情报部门开始焦头烂额。
他们无法理解,这股神出鬼没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是抗联的残部?是土匪?还是……真的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
接连不断的损失,尤其是基层士兵和汉奸走狗中蔓延开来的恐惧情绪,让日军指挥官们暴跳如雷,却又束手无策。他们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清剿,却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连“山海狐”的影子都摸不到。
“八嘎!什么狐仙!一定是狡猾的抵抗分子!”日军军官们咆哮着,但眼底深处,却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丝对那片黑暗土地,以及对那未知“狐影”的忌惮。
顺承王府的书房内,张学良看着张宗兴带回的、来自“山海狐”各路的密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欣慰,有自豪,更有一种挣脱束缚后的畅快。
“宗兴,‘山海狐’……已成气候了。”他放下密报,走到窗前,望着北方,
“就让这狐影,成为插在日本人心脏上的一根毒刺,让他们寝食难安!也让关外的父老乡亲知道,我们东北军,没有忘记他们!我们,还在战斗!”
张宗兴站在他身后,默默点头。
窗外,依旧是北国的寒冬,但在那冰封的土地之下,复仇的火焰,正以“狐影”的形式,悄然燎原。
喜欢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