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帝国因内部纷争而暂时无暇他顾,给了青岚州宝贵的喘息与发展之机。沈逸并未因此而松懈,反而更加快了内部建设的步伐。他深知,暂时的平静之下往往暗流汹涌,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应对一切挑战。
州衙后宅那夜的“庆祝”温情犹在,沈逸便又投入到了繁忙的政务与科研指导中。七位夫人也各司其职,将内政、财政、商业、医疗、情报、工坊等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偶尔得闲,沈逸也会与夫人们小聚,或是听宁清漪弹琴,或是看苏小蛮舞剑,或是与柳书瑶核算账目,或是听楚潇潇分析情报,又或是品尝芸娘新调的药膳,指点婉儿秀儿工坊的活计,日子倒也充实温馨。
这一日,沈逸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州学格物院下属的“电磁研究所”里。 这里汇聚了青岚州对物理、数学最有天赋的一批学子,由沈逸亲自灌输基础电磁理论,并指导他们进行相关实验。
项目的核心,便是沈逸称之为“电报”的千里传音技术。早在“定海号”下水之前,沈逸就已经启动了这项研究。原理并不复杂——利用电流的通断来驱动远处的电磁铁,从而带动机械结构打出代表不同含义的代码(沈逸简化并推广了摩尔斯电码)。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制造稳定可靠的电源(简易伏打电池)、长距离导线的绝缘与铺设、以及灵敏高效的收报装置。
研究所内,到处摆放着各种线圈、磁铁、锌片、铜片、酸液瓶以及缠绕着各种绝缘材料(尝试过丝绸、橡胶、甚至特制的漆)的铜线。学子们个个眼睛通红,却精神亢奋,紧跟着沈逸的思路,反复试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先生,您看这个绕线方法,是否更能增强电磁铁的吸力?”
“院长,我们尝试用柏油混合硫磺做绝缘,在干燥环境下效果尚可,但潮湿环境下仍会漏电……”
“信号衰减问题,是否可以通过中间增设‘中继’放大装置来解决?”
沈逸穿梭其间,耐心解答,亲自示范。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他感到无比欣慰。这才是青岚州未来的希望所在。
经过数月不懈的努力,关键技术节点逐一被攻克。 简易但足够稳定的湿电池组被制造出来;一种利用多层浸油棉纱包裹再涂刷特殊树脂的导线绝缘方法被证明有效;收报机的灵敏度也达到了实用要求。
沈逸决定,进行第一次长距离实地测试。线路就选在从州府到南山重工业区,距离约五十里。这个距离既能检验系统的可靠性,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连接青岚州的政治核心与工业心脏!
测试当日,州府格物院和南山矿区管理处都围满了人。沈逸携宁清漪、柳书瑶等几位夫人亲临州府发送端,赵虎、苏小蛮等人则在南山矿区接收端等候。无数官员、学子、工匠,甚至普通百姓都闻讯赶来,想要亲眼见证这“千里传音”的神迹。
州府格物院内,沈逸亲自站在那台略显笨重、连着电池组和长长导线的发报机前。他深吸一口气,环视了一下周围紧张又期待的众人,尤其是几位眼中闪烁着信任与鼓励光芒的夫人,然后沉稳地按下了电键。
“滴滴答答……答滴答滴……”
有节奏的电流通断声响起,代表着预定讯号“青岚昌盛”的电码,沿着那条跨越山川田野的铜线,以近乎光速冲向五十里外的南山矿区。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息凝神。
南山矿区管理处,负责接收的学子紧盯着那台连着线圈和衔铁的收报机,手心全是汗。突然,那小小的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发出了清晰的“咔嗒”声,伴随着纸带缓缓移动,刻下了对应的点划符号!
“来了!信号来了!”接收学子激动得声音颤抖,迅速根据记忆中的电码本进行译读,“是……是‘青岚’!后面是……‘昌盛’!是‘青岚昌盛’!”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南山矿区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赵虎狠狠一拳砸在掌心,苏小蛮兴奋地跳了起来。消息迅速在人群中传开,所有人都被这超越时代的神奇技术所震撼!
几乎是同时,州府这边,负责监听回路信号的装置也确认讯号已成功发送并(理论上)被接收。当南山矿区那边确认接收成功的信号(通过另一对导线传回)在州府收报机上清晰地响起时,格物院内也彻底沸腾了!
“天佑青岚!沈大人万岁!”
“千里传音!真正的千里传音啊!”
欢呼声、惊叹声、掌声响成一片。许多老学究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们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能亲眼见到如此神迹。
宁清漪紧紧握住沈逸的手,美眸中泪光闪动,满是自豪。柳书瑶已经飞快地在心中勾勒电报网络铺开后,对商业信息传递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楚潇潇则立刻意识到了其在情报传递上的巨大价值。芸娘、婉儿、秀儿等人也无不面露震撼与喜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