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号”的铁轮与“飞燕”的链条,尚且只在青岚州的核心地带转动,改变着方圆百里的出行方式。而另一项意义更为深远的技术突破,正如同静默的根须,以州城为中心,向着青岚的四肢百骸急速蔓延——电报网络。
格物院电磁学组在沈逸的指引下,攻克了诸如信号衰减、线路绝缘、继电器稳定性等一系列难题后,第一条实验性的电报线路,终于沿着新修的水泥官道,成功连接了州城与最北端的磐石堡。
这日,州衙内特意辟出的“通讯司”大堂,人头攒动,却又鸦雀无声。沈逸携七位夫人悉数到场,赵虎亦从前线快马赶回,各部主官齐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堂中央那台闪烁着金属与陶瓷光泽的电报机上,以及它旁边那卷薄薄的、打满了小孔的纸带。
操作员是格物院一位专精此道的年轻学子,他深吸一口气,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按照约定的密码本,将一份沈逸亲自拟定的、仅有“青岚永固”四字的短讯,通过电键发送了出去。
“滴滴……答答……滴滴滴……”
清脆而富有节奏的电键声,如同这个时代最动听的心跳,在大堂内回响。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深知其中艰难的工匠与学子们。
时间,在无声的焦灼中缓慢流逝。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般漫长,又仿佛只是几次呼吸的瞬间——
“滴滴答……滴滴……”
另一台负责接收的电报机,突然发出了回应!那卷空白的纸带,开始缓缓移动,上面的金属针在电流的驱动下,在纸带上刻下了一连串代表信息的点划符号!
操作员几乎是颤抖着,将接收到的纸带码翻译过来,声音因激动而变调:“磐……磐石堡回电!报文是……是……‘磐石收到,州主万岁!青岚永固!’”
“轰!”
大堂内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矜持如宁清漪,也忍不住以袖掩口,眼中泪光闪动;柳书瑶紧紧攥住了沈逸的衣袖;苏小蛮更是直接跳了起来,与身边的楚潇潇击掌相庆;赵虎虎目含泪,重重一拳砸在掌心;那些参与研制的工匠学子们,更是相拥而泣,状若癫狂!
成功了!跨越数百里之遥,信息几乎在瞬间送达!这已非人力所能及,近乎神迹!
沈逸心中亦是波澜涌动,他用力握了握宁清漪和柳书瑶的手,目光扫过全场,沉声道:“此非神迹,乃是格物之力,是诸位心血智慧之结晶!自今日起,我青岚州,耳目将遍及疆域,政令军情,朝发夕至!此乃千秋之功!”
他当即下令,通讯司即刻升格,与各部并列,全力铺设有线电报网络,优先连接各县城、重要港口、边境要塞及大型工矿基地。
电报的成功,带来的改变是立竿见影且颠覆性的。
边关的军情、各地的民情、工坊的生产数据、商会的物价波动……以往需要快马加鞭、耗时数日甚至数十日才能传递的信息,如今只需片刻便能汇聚于州城通讯司。
沈逸的案头,信息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让他对全州的掌控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细程度。一道政令,上午发出,下午便能得到最偏远县城的反馈;一处工坊遇到技术难题,格物院的专家能通过电报进行远程“会诊”;边境稍有风吹草动,赵虎便能第一时间收到指令,做出最及时的应对。
效率,成为了青岚州新的代名词。
这一日晚膳后,州衙后宅的花厅内,烛火通明,暖意融融。
没有了外人在场,七位夫人也彻底放松下来,围绕着电报带来的新奇体验,笑语不断。
“夫君,今日柳家商队从州南发来电报,说一批新茶已入库,询问定价。若是往常,这信送到,茶都快陈了。”柳书瑶倚在沈逸身边,笑靥如花,“如今倒好,我下午回电定价,他们明日便可发售,这周转快了何止十倍!”
宁清漪娴静地剥着柑橘,柔声道:“政令通达亦是如此。以往下发赈灾或兴修水利的指令,下面执行如何,总需等待许久方能知晓。如今一日之内,便能知进展,察得失,于民生确是莫大福祉。”
苏小蛮嘴里塞着点心,含糊不清地说:“就是!以前边境报个信,跑死好几匹马,现在‘滴滴答答’几下就搞定了!赵虎那家伙,现在怕是闲得在堡垒里数蚂蚁呢!”
她的话引得众女一阵娇笑。
楚潇潇补充道:“听风阁的消息传递也将因此变革。许多原本因时间延误而失去价值的情报,如今都能发挥关键作用。只是,我们也需防备他人利用此物。”
芸娘则将剥好的橘瓣递到沈逸嘴边,细声道:“医馆之间若能通电报,遇上疑难杂症,或可请州城名医遥诊,于病患亦是福音。”
婉儿和秀儿也叽叽喳喳地说,工坊区各厂之间通了电报,协调物料、沟通进度方便了太多,再也不用派人跑来跑去。
沈逸听着夫人们从各自的角度畅谈电报带来的变化,心中慰藉。他揽着柳书瑶的香肩,对楚潇潇笑道:“潇潇所虑极是。电报之利,在于迅捷,其弊,亦在于此。信息传递太快,保密与反制便愈发重要。通讯司需制定严格的密码与保密条例,听风阁也要加强对线路和人员的监控,防患于未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