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嚎峡谷的深处,是连风声都仿佛被扭曲、吞噬的死寂之地。
沈风如同壁虎般紧贴着陡峭的岩壁,在嶙峋的怪石与深邃的阴影间无声移动。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仅有一线灰蒙蒙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土味和一种更深沉的、仿佛岩石本身腐朽的气息。这里早已脱离了常规的练级路线,怪物的踪迹也变得稀少,但偶尔从下方黑暗中传来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低沉摩擦声,预示着潜藏着更危险的存在。
那丝奇异的能量波动,如同黑暗中唯一的萤火,指引着方向。它断断续续,却异常顽固,越是靠近,沈风越是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与当前环境格格不入的古老韵律。
经过近半小时小心翼翼的攀爬与潜行,他终于抵达了波动的源头。
那是一片位于绝壁底部、被大量崩塌的巨石和经年累月的风沙几乎完全掩埋的废墟。若非有能量指引,任何人都会将其视为一处普通的、毫无价值的地质塌陷区。几根断裂的巨大石柱歪斜地指向天空,残破的基座上雕刻着早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难辨的图案,依稀能看出并非自然形成。
沈风拨开缠绕的枯藤,拂去厚厚的积尘,一片相对完整的、倾斜嵌在岩体中的断壁,缓缓显露出来。
墙壁由一种暗青色的、非金非石的材质构成,触手冰凉,质地异常坚硬,即便历经无数风雨,表面依旧相对光滑。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符文。
这些符文与现今艾欧尼亚大陆通行的任何魔法语系都截然不同。它们的结构更加古老、更加抽象,线条扭曲盘结,仿佛蕴含着某种原始的、直指世界本源的规则力量。然而,岁月的力量是无穷的,绝大多数符文已经磨损得只剩下浅浅的凹痕,黯淡无光,如同盲人空洞的眼窝,没有任何能量反应。
在普通玩家,甚至是绝大多数高阶法师的眼中,这面墙壁不过是一处毫无价值的古代遗迹残片,或许能引起考古学者的些许兴趣,但绝无可能触发任何游戏内的互动。
但沈风的【洞察之影】,让他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当他将手掌轻轻覆在冰冷的壁面上,闭上双眼,将精神感知提升到极致时,眼前的黑暗被另一种“视野”所取代。
那是一片由无数细微能量流构成的、复杂而衰败的网络。原本应该充盈着澎湃能量的符文回路,如今如同干涸的河床,只剩下些许几近湮灭的能量尘埃,在断断续续地、遵循着某种古老而顽固的规律,极其缓慢地流动着。
这些能量流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但其流动的轨迹,却清晰地勾勒出了墙壁上那些肉眼几乎无法辨认的符文轮廓!就像用无形的光笔,在废墟上重新描摹出了古老的文字!
“还有残存的能量核心…在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转…”沈风心中明悟。这面墙壁,是一个锁,一个需要特定钥匙才能开启的机关。而钥匙,就是正确的能量注入方式和序列。
他仔细地“阅读”着那些能量流动的轨迹。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从墙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开始,如同溪流般,沿着特定的路径,蜿蜒流向墙壁中心一个几乎完全磨平、看似毫无异常的节点。整个流程充满了某种数学般严谨的美感,但也因为能量的枯竭而显得岌岌可危,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崩溃。
“逆向注入能量,激活整个回路…”沈风判断出了方法。但能量的属性和注入的顺序,必须与这残存回路的固有频率完全吻合,否则,稍有偏差,可能导致能量反噬,或者彻底摧毁这脆弱的平衡。
他深吸一口气,将周身奔流的暗影之力收敛、提纯,转化为一种极其精微、温和的能量形态。这种对自身力量的精准操控,得益于【幽影行者】职业的特质以及对【洞察之影】的深度运用。
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缭绕起一丝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纯粹的黑芒。这黑芒并非吞噬光线的暗,而是一种内敛了庞大活性的暗影本源之力。
第一个节点,位于墙壁左下角一个形似扭曲漩涡的符文中心。沈风的指尖轻轻点下。
嗡……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响起。那原本黯淡的漩涡符文,中心一点微不可察的幽光一闪而逝,如同心脏微弱地搏动了一下。成功了!暗影能量与符文固有的属性产生了共鸣!
沈风不敢有丝毫大意,【洞察之影】牢牢锁定着能量回路的反馈。他迅速移动手指,点向第二个节点,一个如同交错闪电的符文。
又是一声微鸣,闪电纹路短暂地亮起一丝银芒,与之前的幽光连接成一条细微的能量丝线。
第三个节点,一个类似三重圆环的符文…
第四个节点,一个如同展翅飞鸟的符文…
……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指尖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在无形的能量蓝图上精准地舞动。每一次点下,都对应着残存能量流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每一次注入,都让那条无形的能量丝线向前延伸一分,点亮沿途更多黯淡的符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