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浮现一本玉册,封面赫然写着《万火源流考》。书页无风自动,展现三十六幅异火图鉴:
红莲业火(燃罪孽而生,火如莲开)
九幽冥火(通黄泉,灼魂不灼身)
星辰暗火(汲星骸余晖,寂灭无声)
三千心焰(食七情六欲,幻象丛生)
……
当翻至第二十四页“无相幻火”时,陈承安神魂剧震——这正是被混沌不灭火吞噬的无名火焰!典籍记载:“无色无相,生于人心妄念,可织幻境为牢,上古大能亦多困于此。”
原来那是在北地为洛霆晓寻觅那食梦虫王的时候吸收的异火便是这无相幻火,名字与这火焰还的确贴切。
陈承安将这《玩火源流考》烙印识海,正待有下一步动作,黑暗虚空骤然扭曲,不再是单纯的灼热,而是化作一座针对五感六识的精密炼狱。
率先涌来的是红莲业火,它们不再仅是火焰,而是化作万千血色莲瓣,每一片都映照出陈承安前世的画面:有他争夺机缘时无意波及的无辜者惨死的瞬间;有他因谨慎而未能出手,最终目睹友人殒命的遗憾;更有他道心蒙尘,滋生出的那些微小嫉妒与贪婪之念…这些画面并非静止,而是在火焰中不断重演、放大,拷问着他的灵魂。“罪孽”并非一定是滔天恶行,更多的是人生岔路上那些无法挽回的选择与人性中固有的阴暗。业火灼烧的不是肉身,是存在过的痕迹与良知。他仿佛能看见自己神魂上被灼出的黑色焦痕,散发出愧疚与悔恨的焦糊气味。
九幽冥火无声无息地渗透,世界瞬间失温,陷入绝对死寂的冰冷。这种冷超越了触觉,直抵灵魂核心。他听见了,听见的是亡魂的低语,是已故亲人仿佛来自遥远黄泉彼岸的、破碎的呼唤:“承安…我儿…冷…好冷啊…” 那声音带着无尽的眷恋与哀伤,诱使他放弃抵抗,沉沦于这永恒的安眠与团聚的幻象之中。他的指尖开始变得透明冰冷,仿佛要融入这片死寂的火焰里。触感上,那是万物终末的寂灭,是拥抱死亡的诱惑。
就在他即将被冥火冻结时,熟悉的灶火气息再次包裹了他。他闻到了母亲熬煮的米粥那质朴的甜香,尝到了年少时家中粗茶淡饭那令人安心的滋味。温暖的火光里,父亲正笑着招手,炉灶噼啪作响,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踏实与幸福。这温暖如此真实,如此令人眷恋,几乎让他想永远沉溺于此,放弃外界的一切厮杀与修行。这味道是家的港湾,是惰性的温床,是“放下”的甜美毒药。
最凶险的攻势来自已被他吞噬、此刻却被试炼引动的无相幻火!它无形无质,却瞬间篡改了他的所有感知。
他看见自己再度置身于那恐怖的天雷之下,乌云压顶,电蛇狂舞,毁灭的气息无比真实。震耳欲聋的雷鸣几乎撕裂他的耳膜,骨骼在威压下发出的呻吟清晰可闻。皮肤被雷罡撕裂的剧痛,经脉寸寸断裂的酸楚,道基崩溃时那生命力量飞速流逝的虚无感…与他当初经历时一般无二!口中满是血腥与焦糊味,鼻尖萦绕着自身被天雷灼烧皮肉的可怕气味。
这是他对力量最深层的恐惧——再度失去!无相幻火精准地捕捉并复现了他最痛苦的记忆,要让他彻底相信自己从未逃脱那场劫难,所有的努力都是一场空。
但陈大少乃是世间少有的坚韧之人,当年在昆仑墟试炼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于以无修为的凡人身份赢得了试炼,没有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肯定是无法做到这一步的,而且为了钻研丹道,他还是以凡人之身死记硬背十万种草药,记得当时为了记忆药草,那烙印神识的玉简他便随身携带,没日没夜地观想琢磨,那时正是隆冬,为了让自己更加精神一些,他竟然用冰冷的凉水放在桌下,将双脚抛入其中用以提神。
一时之间的痛苦是可以扛过去的,但这种不知道要经历多久才能将这些草药记忆下来,日复一日地重复且还要艰难地活下去的日子他都熬过来了,如今自己成了修士,这些火焰带来的苦痛与之相比也是不值一提。
万火锻心的极致痛苦如潮水般褪去,留下的并非伤痕,而是一种剔透空明的感知。陈承安立于虚空,闭目内视。识海之中,那缕混沌不灭火不再仅仅是安静燃烧,它内部仿佛自成一方宇宙,金纹流转,无相幻火所化的透明符文如星辰般点缀,缓缓旋动,衍化出无穷奥妙。
他对火焰的认知,已从“运用”跃升至“同在”。
他心念微动,并未掐诀,身形便倏然消散。并非简单的速度爆发,也非撕裂空间,而是他自身的每一颗粒子,都在混沌不灭火的包裹下,瞬间与周围空间里无处不在的“火性元气”达成了完美的共振与同化。
他化作了一缕温暖摇曳的灶火,仿佛只是山野人家窗棂透出的微光,瞬息掠过千里,却无人能察;
他化作一道暴烈张扬的天火,如同雷劫降世,以无可阻挡的毁灭之势贯穿长空,速度快至思维都无法捕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