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安就在这太初神殿里运转《混沌羽化经》开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修行。之所以称之为酣畅淋漓,主要还是此地的灵力太过浓郁,而且似乎无穷无尽一般。
《混沌羽化经》霸道无比,甫一运转,四周的灵力便滚滚而来,其中掺杂的幽冥地府的死气同样也纷纷涌入,不过混沌羽化经自有炼化的妙用,随着混沌不灭火的灼灼燃烧其中的死气被灼烧过之后,陈承安抬手打出阴阳大磨将其再次碾碎,然后化身天地熔炉将这些不适合修士吸收的灵力全部化作最精纯的养料。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陈承安丹田灵海拓宽了不知凡几,丹田中的道树也变成了接天巨木,依然由丹田贯穿心脉树梢已经探入识海当中,那碧绿色的树叶闪着莹莹宝光,与时海中的星辰遥相呼应,相互映照得熠熠生辉。道树上孕育的时间果实和空间果实已经有了小小陈承安模样的雏形,只待陈承安进一步参悟时间和空间的法则奥义,将感悟融入其中,这果实便是成熟的时刻,如此一来,陈承安可能会拥有七个小小元婴。
日后若是参悟了雷霆,阴阳,寒冰、巽风这些奥义,是不是还要结出更多的元婴?到时候自己的丹田里一大堆小小陈承安的元婴跑来跑去,岂不成了幼儿园一般?那可热闹了。
陈承安如此想着,手上却是一直不曾停顿。周围的灵气依旧呼啸着被吸纳入体,道树以一种可以察觉的速度继续伸展着躯干,直奔识海星空而去,神识形成的阴神盘膝坐在那里,静静参悟时间与空间的法则奥义。
陈承安的神识彻底沉浸于对时间本质的剖析之中。“时间放缓”不过是对时间流速的浅层干涉,如同在奔腾的长河边缘,小心翼翼地舀起一瓢水,并未触及河床下的暗流与漩涡。他追求的,是更深层的结构——时间的“闭环拓扑”。
他的阴神在识海星空中,以自身对时间的理解为核心,开始构建一个复杂的模型。这并非强行截断时间长河,那无异于以蝼蚁之力撼动天柱,而是巧妙地、如同一位最顶级的工匠,在时间长河那看似平滑无瑕的“水面”上,吹出一个极其微小却结构完美的“肥皂泡”。这个“泡”的内壁,由他领悟的时间法则符文交织而成,形成了一个自洽且稳定的“环”。
“个体无法对抗洪流,但却可以被困于自身的一瞬。” 他明悟了此术的真谛——“时间循环”。此术一旦施展,会将目标的意识与存在,拉入这个独立的“时间泡”中。泡内的时间,首尾相接,无始无终。目标会不断重复某个特定的片段,可能是其出招的瞬间,可能是做出错误决定的刹那,甚至是死亡前的一瞬。每一次循环结束,记忆会被重置,保留的只有灵魂深处那无法言喻的疲惫与生命本源无声的流逝。这不是幻术,而是真实的、被切割和循环的时间囚笼。破局之法,要么是拥有远超施术者的时间法则造诣,强行打破闭环,要么就是在无尽的轮回中,耗尽所有寿元,魂飞魄散。
当这个蕴含着“循环”奥义的终极符文在阴神指尖彻底凝实,仿佛一颗拥有无限符号(无穷大)形态的透明水晶时,道树上那枚时间果实骤然共鸣。果实表面,原本模糊的时间道纹变得清晰无比,如同记载着万物兴衰的编年史。内部,那小小元婴的双眸中,不再是灵动的光芒,而是倒映出一条首尾相衔的光阴之蛇。它轻轻一动,便从道枝上脱落,悬浮于灵海之上,散发出一种亘古、轮回的气息。时间元婴,成熟!
时间领域的突破,仿佛一把钥匙,自然而然地打开了通往空间奥秘更深层次的大门。陈承安的思维跨越了前世今生的界限,前世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此刻被赋予了真实的法则意义。
参悟时间循环大法,彻底打磨圆润,如此一来,时间元婴成熟,虽然看起来比另外几个元婴略显的瘦小一些。
陈承安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然而,仅仅只是一瞬间,他便又迅速地闭上了眼睛,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他的思绪完全沉浸在了对空间法则的参悟之中,就像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在无尽的知识海洋中艰难地探索着。
陈承安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进入状态,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上辈子的学习经历。在上一世,他虽然只是上古陈氏家族的庶出子,但由于身负陈氏血脉,他依然需要接受家族近乎苛刻的教育安排。
这种教育对于像陈承安这样无法修行的庶出子嗣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然而,正是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下,他才得以深入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空间几何方面的知识。
如今,这些曾经被他视为负担的知识,却成为了他参悟空间法则的有力工具。
“欧几里得的平直空间,只是低维度的表象……” 他于识海中,以神识勾勒出“克莱因瓶”与“莫比乌斯环”的拓扑结构。法力不再是蛮力,而是成了描绘空间的“笔”。他理解了“空间折叠”的本质——并非物理上的挤压,而是通过扭曲空间的“度规”,将黎曼几何中的“短程线”概念现实化,使得三维空间中的遥远两点,在更高维的视角下彼此相邻。此术施展,非是他在移动,而是他身前的空间“主动”将目的地送到了他的脚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