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破山与陈承安爷孙二人都是有王位的,算是贵族中的顶尖存在,这寒冥关又是陈破山的封地,所以这里他便是法律。
第六日,陈承安讲起了时光大道,因果之弦。陈大少对时间之力的阐述,终于触及了那最玄妙的边缘。
“时间如长河,滚滚向前,看似无法动摇。然,投石入河,尚能泛起涟漪。”他周身道韵流转,身前浮现出一条由无数光点组成的、奔流不息的虚幻长河影像。他屈指一弹,一道微不可察的能量没入长河,在某个“节点”上,荡开了一圈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波纹。
“这,便是‘时光涟漪’。”陈承安语气凝重,“非是改变河流本身,而是在某个特定的‘节点’,施加影响,使其产生微小的扰动。这扰动会向前、向后扩散,但会迅速被长河本身的伟力抚平、修正。”
他举例道:“譬如,你预知到三息后左侧三步外会有一块石头坠落。你提前一息,以灵风吹偏了那块松动的石头。对你而言,你‘改变’了未来。但对时间长河而言,这不过是河流中无数因果交织下,一个微不足道的浪花,你的行为本身,也早已被纳入因果之中。”
这番论述,让众人对“预知”、“改变未来”有了全新的、更符合大道规则的理解。
“而维系这长河奔流,连接万物万事的,便是那无形的‘因果之弦’。” 陈承安双手虚拉,那虚幻的时间长河影像中,浮现出无数纤细如丝、闪烁着命运光泽的丝线,将无数光点(代表生灵、事件)错综复杂地连接在一起。
“牵一发而动全身。斩断因果,便能超脱束缚?谈何容易!”他微微摇头,“尔等所见之弦,不过是表象。真正的因果,根植于灵魂本源,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与命运、功德、业力纠缠难分。强行斩断,必遭反噬。”
“然,明了因果,顺其而为,或可借力打力;谨慎行事,不轻易结下恶因,方能减少恶果。”他并未传授任何操控因果的法门,那太过凶险,而是强调了对因果的“敬畏”与“洞察”。
即便如此,这番关于时间涟漪与因果之弦的阐述,也已让所有听道者心神摇曳,仿佛窥见了宇宙运行最深层的奥秘之一。许多寿元将尽的老修士,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若能参透一丝时光之秘,或许便能找到延寿甚至超脱的一线契机!
第七日,陈承安依旧脚下生云,以一种极其骚包的方式降落在广场之上。讲到最后一日,陈承安不再讲授新的内容。他盘膝而坐,周身道韵自然流转,将之前所讲的五行、空间、时间,乃至最初涉及的阴阳、丹道、灵气本质,全部融会贯通。
他身后,混沌不灭火静静燃烧,火焰之中,时而演化五行生克、逆反归一;时而显现空间叠皱、须弥芥子;时而流淌时光长河、涟漪微澜;最终,这一切异象都归于混沌,复又从中开辟出清浊分化、万物生长的景象。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而这一切全部讲解之后,陈承安偶然提及雷霆之道。
雷霆术法很少有人涉及,大多数修雷法的修士基本上都是修行的控雷术,驭雷术,其自身不会产生雷霆,只能通过一些特殊手段驾驭自然界中的雷霆,但陈承安讲的雷霆之道却是从雷霆的产生开始讲解,顺道演化了一手平地生雷的法门,再次震惊全场。
就在那凭空诞生的雷光兀自闪烁,映得众人脸上惊容未定之际,陈承安袖袍再拂,将那缕令人心悸的雷霆散去,只余空气中淡淡的焦灼气息,证明着方才的神迹并非幻觉。
他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渴望与困惑交织的面孔,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在阐述天地至理:
“尔等可知,雷霆何来?”
“寻常观念,雷乃天之怒,云中阴阳激荡所致。修界常法,不过是借天地现存之雷,以灵念为引,以法诀为缰,驱策其威。此乃‘借雷’、‘驭雷’,终是外道,受限于天时地利,不得自在。”
“然,我今日所言之雷霆正道,非是驾驭,而是——创生!”
“创生”二字,如一道无声的惊雷,在每个人心神中炸响。
“欲创雷霆,先明其根。”陈承安指尖在空中虚划,一缕微光随着他的动作流转,“尔等观这天地元气,分属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构成万物根基。然,物极必反,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当五行灵机在极小之尺度内,以特定序列、极致速度剧烈碰撞、摩擦、激变之时,便会打破平衡,催生出一缕至阳至刚,暴烈无匹的全新能量——”
他五指猛然一张,掌心上方寸之地,五行灵光凭空涌现,金之锐利、木之生机、水之柔韧、火之狂猛、土之厚重,五色光华并非平和共存,而是以一种玄奥无比的轨迹疯狂对撞、湮灭、再组合!
“看仔细了!”陈承安低喝。
只见那混乱的五行基点中心,一点极致的亮光骤然爆发!并非火焰,亦非金光,而是一种带着毁灭与生机双重意蕴的炽白电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