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辰时,津口依旧繁忙。
但相比第一日的拥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原本荒滩上新建的渡口,极大的分散了津口的压力。
津帮的高层们,很快就收到了帮主要聚议的召唤。
一个个很快的赶到。
何方不太喜欢案几分座那一套,一人一席的,人远了,说话都累。
这也是官员选拔,嗓门大是加分项的原因。
在他的指派下,高层会议,其实就是坐在胡椅,围着一个圆桌,方便沟通。
说话声音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担心被人偷听。
这桌子是按照何方的要求打制的......(谨以此句,送给那些喜欢抬杠的朋友,免得又说汉时没有圆桌,主角穿越而来,已经产生变量)
鲍出按着腰间宝剑,大马金刀地坐在胡椅上,膝盖几乎顶到圆桌边缘。
张磊左右看着;俞敏核对账目;何林靠在椅背上,一双眼睛不停的打转,不知在想些什么。
“帮主到!”
门外忽然响起小厮的声音,何林和张磊连忙站了起来,俞敏同样如此。
只有鲍出,依旧大剌剌的坐着。
帘子掀开后,何方、孟光和李义相继而入。
看到孟光,几人还算正常,待看到李义,张磊不禁有些紧张。
“义兄!”
鲍出诧异的拱了拱手,“你怎么来了?”
李义哈哈笑着道:“鲍大侠,某等兄弟以后要一起做事了。”
“那感情好!”
鲍出点点头。
张磊虽然有点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他现在忙得脚不沾地,都没时间回家日小妾了。
虽然眼前这个人可能会分走一点权力,但无所谓了。
人生嘛,钱是赚不完的。
何方坐定,简单介绍道:“这位是李义,左冯翎人,在大将军府做令史,是我花了好大力气才请过来帮忙的,大家欢迎一下。”
说完之后,带头鼓掌起来。
其他人已经见惯了何方的一些古怪习惯,于是也跟着鼓掌起来。
倒是李义有些惊诧,不过随即也就想明白了,这是一种欢迎的手势。
于是想鼓掌,觉得不太合适,哪有自己欢迎自己的道理。
于是拱手一一示意。
何方接着说道:“今日唤诸位来,是有几件关乎津帮走向的事要定夺。
头一件,便是为筹备武角大会,新设第十个堂口——精武堂。”
话音刚落,堂中静了静。
鲍出先开口,声如洪钟:“精武堂?是专管比武之事?”
“正是。”何方点头,目光转向李义,“精武堂堂主,我意属李义。
他刚协调左冯翎望族理顺了荒滩码头,做事稳妥,又懂人际交往,武角大会的筹备、运转,交给他我放心。
这堂口暂由我直管,若有难处,诸位也需尽力配合。”
李义闻言,忙躬身行礼:“属下定不辱命!
必把武角大会办得妥当,不给津帮丢脸!”
其余人见状,也纷纷点头。
精武堂不涉他们的核心利益,又有何方直管,自然无人反对。
张磊还笑着道:“李兄弟若需要什么,只管跟我说,优先供精武堂用。”
何方颔首,继续道:“第二件,调整各堂口权责。”
众人顿时正襟危坐。
“金堂至今未设堂主,我想请孟讲部兼职金堂堂主,分管外堂。
外堂对接官府小吏、往来商户,孟讲部人脉广,再合适不过。
麾下小吏若愿来帮忙,也可编入外堂,薪水分成照算。”
孟光脸上堆着笑,近来他借着津帮的便利,收了不少好处。
回到家中腰杆都直了很多。
再不复妻子骂娘,他说春秋的往事。
现在乖得不得了。
而且因为津帮的便利,他还给族中几个子弟安排了事情。
虽然没有官身,但到手的钱是实打实的,一时之间,整个族中不说侧目,但也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现任族长孟益还夸赞了他两句。
而且整个讲部津,他麾下的那帮小吏们,也没少拿好处。
以前看着他都是表面恭敬,现在的眼热,可是演不出来的。
也都盼着多沾些津帮的差事赚外快。
孟光眼睛一亮,忙应下:“多谢何帮主信重!
某定把金堂和外堂管得妥妥帖帖,绝不让你费心!”
讲部吏实际上没多少事,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天天看春秋,看群书,和人辩论了......
现在有钱粮拿,谁还看那个。
这下既能兼职掌权,又能让手下人得实惠,自然乐意。
闻言,俞敏神色如常,他本来担任总账房,就已经是被破格提拔。
张磊等人不管怎么说都是带资入股,何林是亲信,鲍出是大侠,他就两个大膀子。
接着,何方看向俞敏:“俞账房,舍堂(管帮众食宿、伤病,以及安置流民等)今后也归你分管。
另外,我要你从现在起,在舍堂里挑些心思细的帮众,教他们医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