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见时间和训练都差不多,就下令歇息、进食。
吃饭的时候,太史慈不禁感慨万千,不愧是大将军的部曲军。
其他的不说,单说甲胄,都远胜于郡兵和普通边军。
普通士卒的玄铁甲,只有左侧披膊,没有保护颈部的盆领,头上戴的帻冠也就能挡个风。
而这些人的甲胄,左右披膊齐全,颈部有玄铁盆领护住颈部。
头上戴的玄铁胄,能遮住大半个脑袋,只露着脸。
一些精锐,甚至还有面甲......
休息时,许褚捧着一碗水过来,笑着道:“军侯,这甲胄真沉,却也结实。
方才操练时,某被长矛蹭了一下,甲胄只凹了个印!”
何方接过水,道:“这是太仆下考工令监造的精铁甲。
铁匠们加了渗碳工艺,比普通铁器硬三成。
某等是大将军的部曲,才能领到这么好的装备。”
他之前也曾关切过炼铁的工艺。
知道如今虽然有百炼钢的工艺,但极其繁琐复杂,炼制一把百炼宝刀,甚至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而考公令下的铁匠打制的刀兵,采用的是渗碳精铁,批量打造,足够支撑精锐。
实际上,何方他脑海里有些灌钢法的知识,虽然不够细节,但这些东西本身就不复杂,主要还是思路。
只要他把思路提出来,此时的工匠试验几次,摸索出来并不难。
但现在不行,目前只是个曲军侯,手里没地盘没铁匠营,贸然拿出来,只会给别人做嫁衣。
至少得等以后当了郡守,在自己的郡里建铁匠营,把技术攥在手里,才能用得上。
虽然只能领先一段时间,但也足够。
毕竟很多东西,只需要多试验几次,多尝试就可以发明。
只不过,士大夫们的精力多在咬文嚼字的治经和天人感应上。
若是发明能升官,别说四大发明,四百大,四千大,四万大都不在话下。
......
太史慈摸了摸自己新领的玄铁胄,感慨不已:“在东莱时,只有屯长才能穿这样的甲胄,没想到这里普通士卒都能穿。”
午后,练兵继续,这次是鸳鸯阵与军阵的结合演练。
方阵前进时,各什的鸳鸯阵保持协同。
遇到“敌人”突袭,前排的鸳鸯阵立即变阵拦截,后排的则继续推进......
太史慈也忍不住加入,手持长戟站在大戟士的位置,亲自感受阵形的变化,越练越觉得这阵法精妙。
再然后,便是个人武艺的一些操练,如长矛手连刺刺刺。
弩兵练射射射。
刀盾兵,先挡,再刺。
......
各个兵种练习各个招式,不求繁琐,只求无比熟练的一招到两招。
夕阳西下时,练兵才结束。
士卒们列队回营,玄铁甲胄碰撞的声音在暮色中回荡......
何方的士卒,吃的好,还有肉,所以几乎是日日出操。
大约四日之后,会休息一日。
......
夕阳把雒阳直里的闾门染成赭色,青砖墙上爬着的藤蔓被晒得发蔫。
老槐树下几个邻居坐着纳凉,见王昌回来,都只淡淡点头。
眼神里藏着几分复杂,没了往日的热络。
王昌刚走到闾门口,就见妻子赵氏站在门内的石阶上,青布衣裙上还沾着灶灰,眼眶肿得像核桃,显然是刚哭过。
不等他开口,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就从赵氏身后跑出来,一头扑进王昌怀里,仰着小脸道:“阿翁,阿翁。
大父们下午就来家里了,说要找你去后面的祖庙,还问你啥时候从宫里回来呢!”
王昌抱着儿子,手指摸了摸孩子额角的汗,心里一阵冷笑。
再看赵氏那红肿的眼睛,他哪里还不明白,定是族里又来逼他让出节从虎贲的位置了。
其实,昨日已经上门逼过一次,被他以当值为由推辞了过去。
谁知今天就要到祖庙,定是要当着祖宗的面,继续逼他。
还真是急切呢。
喜欢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