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赛车比赛当天,城郊赛车场被正午的阳光晒得发烫,看台上人头攒动,“速度与公益同行”的红色横幅在风里猎猎作响。顾言的银灰色赛车静静停在起点线旁,车身侧面印着“乡村儿童教育专项捐赠”的白色字样,引擎盖上还贴着几张孩子们画的简笔画,硬朗的赛车瞬间多了几分温柔。
陈曦和沈砚川、陆星辞、江屿坐在嘉宾席前排,刚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赛事手册,就看到顾言穿着黑色赛车服从通道走来。他戴着墨镜,黑色短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手指漫不经心地勾着一个同款黑色头盔,目光扫过看台,精准地落在陈曦身上,径直朝她走来。
“陈总,”他在她面前站定,摘下墨镜,眼里带着几分玩味的笑意,将头盔递过去,“副驾的位置,从早上就给你留着了,要不要体验下?”
陈曦愣了愣,周围的观众立刻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开始小声起哄。陆星辞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她,笑着说:“去吧曦曦!平时总在工作室忙,难得有机会体验速度与激情,说不定还能给‘体能课’攒点新点子!”沈砚川则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担忧:“要是害怕就别勉强,安全最重要,他要是开得太快,你就及时说。”
顾言挑了挑眉,故意用挑衅的语气说:“怎么?陈总不敢?还是觉得我这全国赛车冠军的技术,保护不了你一个公益项目负责人?”
陈曦看着他眼里的桀骜与藏不住的期待,心里的犹豫突然被一股勇气取代。她接过头盔,站起身:“谁说我不敢?不过你得保证,全程按安全规范来,不能耍帅飙车。”
“放心,”顾言笑了,露出一口白牙,“我对自己的车技有信心,就像你们对自行车的质检有信心一样。”他接过头盔,帮她戴在头上,手指仔细调整着下巴的卡扣,动作意外地轻柔:“等下不管听到多响的引擎声,都别慌,盯着前面的赛道就好,我会带你安全回来。”
赛车缓缓驶离观众区,沿着辅助车道驶向空旷的练习赛道。顾言侧过头,看到陈曦的手紧紧攥着副驾的安全拉手,指节都有些发白,忍不住笑了:“这么紧张?我还没踩油门呢。”
“谁紧张了?”陈曦嘴硬,却控制不住声音里的一丝发紧,“我只是在观察赛道,看看有没有安全隐患。”
顾言没戳破她的逞强,只是踩下油门,引擎发出一声低沉的轰鸣,赛车缓缓加速。“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了。”他话音刚落,猛地踩下油门,引擎瞬间爆发出强劲的动力,赛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陈曦下意识闭上眼,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和引擎的轰鸣声,身体被紧紧按在座椅上。等她慢慢睁开眼,看到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赛道两旁的绿树飞速后退,像模糊的绿色残影;阳光透过挡风玻璃,在顾言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的双手稳稳握着方向盘,指尖偶尔轻转,每一次换挡、每一次过弯都精准得像经过计算,连呼吸都保持着平稳的节奏。
“别怕,看前面。”顾言的声音透过头盔里的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安抚的暖意,“你看,只要掌握好节奏,再快的速度也能掌控。就像你们做公益,一开始觉得资金、资源都是难题,可只要一步一步拆解目标,总能慢慢推进,对吧?”
陈曦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远方延伸的赛道,心里渐渐平静下来。她想起刚开始推进“生态计划”时,面对空荡荡的工作室、寥寥无几的合作意向,也曾像现在这样手足无措。是沈砚川带着医疗团队免费支持健康小屋,是陆星辞用流量为项目吸引关注,是江屿组织志愿者跑遍乡村学校——正是这些伙伴的支持,让她一步步走到现在。
赛车渐渐减速,最终停在赛道旁的观景台。顾言关掉引擎,侧过头看着陈曦,眼里带着笑意:“怎么样?没让你失望吧?”
陈曦摘下头盔,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脸颊上,眼里却满是兴奋:“太刺激了!我从来没想过,坐在赛车里看世界,会是这种感觉。”
“其实赛车和公益很像。”顾言靠在座椅上,手指轻轻敲着方向盘,语气里少了几分桀骜,多了几分认真,“都需要专注和坚持——我比赛时要盯着赛道,不能分神;你们做公益要盯着孩子的需求,不能敷衍。还都需要团队支持——我需要技师团队调试赛车,你们需要企业、志愿者一起推进项目。而且,两者带来的成就感是一样的:我赢比赛,能为公益筹钱;你们落地项目,能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陈曦看着他,突然觉得这个总是带着锋芒的赛车手,其实有着自己的柔软和坚持。她想起顾言主动提出捐赠体育器材,想起他为健康小屋对接医疗设备,轻声说:“谢谢你,顾言。不仅让我体验了赛车,还让我对公益有了新的理解。”
“不用谢。”顾言笑了笑,眼神柔和了许多,“我做公益,其实是受我爷爷影响。他以前是乡村教师,在山区教了四十多年书,退休前还在帮学校筹钱盖教室。我小时候总听他说,山里的孩子懂事早,就是缺机会。现在我有能力了,自然要帮他完成心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