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馆后院的栀子花园里,串灯的暖光像星星般缠绕在花枝间,柠檬味的烛光摇曳,将石桌旁的两人身影拉得温柔。沈砚川手里的“健康手作礼盒”还带着他手心的温度,里面每一件物品都藏着他这段时间的用心——定制银手环的体温变色功能,是他特意找银匠反复调试了三次才确定的;“手作健康手册”里的每一条防护建议,都结合了陈曦做苗绣、竹编时的习惯;中药香囊的药材配比,是他咨询了三位老中医,根据她容易疲劳的体质调整的;连香囊布料上的兰花苗绣,都是他拜托李阿婆特意绣的,因为他记得她第一次看到苗绣兰花时,眼睛亮了好久。
“陈曦,”沈砚川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却格外坚定,他打开礼盒,指尖轻轻拂过里面的物品,“从第一次在贵州苗寨看到你蹲在地上帮阿婆捡绣线,我就觉得你很特别。后来一起应对意外,一起做健康讲座,一起为手作公益努力,我越来越清楚,我想一直陪在你身边——不是作为‘沈医生’,而是作为想守护你所有日常的人。”
他拿起银手环,轻轻握住陈曦的手腕,慢慢戴上:“这个手环会根据你的体温变色,天凉时变浅蓝,提醒你加衣服;运动后变浅粉,告诉你该休息了。就像我一直在你身边,默默关注你的状态。”他又拿起那本“手作健康手册”,翻开第一页,上面贴着一张两人在苗寨吊脚楼边的合影:“里面记了你做不同手作时的健康注意事项,比如绣久了要做的颈椎拉伸,编竹时保护手腕的小技巧,还有我为你准备的养生食谱——知道你胃不好,早餐要吃温软的,我都记在里面了。”
陈曦的眼眶渐渐湿润,她看着礼盒里的每一件物品,看着沈砚川认真的眼神,想起这段时间他所有的付出:在她差点摔下陡坡时奋不顾身的守护,在她加班时默默留下的温牛奶,在她为老艺人健康担忧时主动提出的复查计划,在她随口提过“手干”后悄悄准备的护手霜……这些细节像暖流一样涌进心里,让她忍不住轻轻握住沈砚川的手。
“沈医生,”陈曦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满是真诚,“其实我早就感受到了你的心意。从你在苗寨救我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有你在身边很安心。后来一起准备健康讲座,一起为老艺人着想,我越来越觉得,和你一起做公益、一起过日子,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我也想,以后的每一段路,都能和你一起走。”
沈砚川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有星光坠入。他几乎是本能地将陈曦轻轻拥入怀中,手臂紧紧圈着她,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与珍视都融入这个拥抱里。“谢谢你,陈曦。”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会一直守护你,守护我们的手作公益,守护我们的每一个日常。”
就在这时,花园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顾衍之、陆星辞、江屿等人笑着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蛋糕和饮料。陆星辞举着相机,镜头对准两人,笑着说:“我们早就知道沈医生的计划,特意来当见证者,还准备了惊喜!”江屿打开手机,连接上花园的投影仪,幕布上立刻播放出一段“幕后准备”视频——视频里,沈砚川在实验室里反复调配中药香囊的药材,在办公室里逐字逐句修改“健康手册”,甚至为了选一块合适的苗绣布料,在一堆边角料里翻找了半个多小时,嘴里还念叨着“陈曦喜欢浅一点的蓝色,这个兰花图案要小一点才精致”。
看着视频里沈砚川认真的样子,陈曦忍不住笑了,眼泪却也跟着落了下来。她靠在沈砚川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里满是幸福——这份感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每一个细节里的用心,是彼此对生活、对公益的共同热爱,是“双向奔赴”最动人的模样。
顾衍之将蛋糕放在石桌上,上面插着两根蜡烛,笑着说:“虽然没有提前准备,但这两根蜡烛代表‘一心一意’,祝你们以后越来越好,也祝我们的手作公益越来越红火。”大家围着蛋糕,一起唱起了《针间的梦》,歌声里满是祝福,温暖的烛光映着每个人的笑脸,将整个花园都笼罩在幸福的氛围里。
当晚,陈曦回到房间,打开系统面板,发现沈砚川的信息栏已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原本的“健康守护型·灵魂挚友”标签,变成了“健康守护型·灵魂伴侣”,好感度显示为“100/100(满值)”,下方新增了一个金色的“忠犬模式”图标,旁边弹出醒目的提示:“检测到宿主与沈砚川达成情感共识,告白成功,好感度满值,‘忠犬模式’正式解锁。该模式为沈砚川专属特质,触发效果如下:
1. 个人健康专属守护:沈砚川将为宿主生成‘实时健康监测档案’,通过日常观察(如面色、作息、饮食)与定期检查,预判潜在健康风险(如疲劳过度、季节过敏),提前制定防护方案;每日提供定制化健康建议(如‘今日降温,建议加穿针织衫,喝生姜红枣茶’‘今日需长时间整理资料,建议每小时做5分钟颈椎拉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