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刚把庭院的竹霜融化,陈曦就接到了美妆品牌合作方的紧急来电。电话那头,品牌公关总监的声音满是焦灼:“陈总,我们合作的非遗主题彩妆盘被大量仿冒了!假货不仅做工粗糙,还冒用了蜀绣纹样授权标识,现在已经有消费者投诉过敏,我们的品牌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乱了“忠犬联盟”的节奏。刚扩容的事业版图,突然遭遇了知识产权侵权的严峻挑战。
危机初现:假货泛滥,多方受损
陈曦挂掉电话后,立刻召集大家在客厅紧急开会。她打开电商平台,输入彩妆盘名称,页面瞬间弹出数十个低价链接。点进商品详情页,仿冒彩妆盘的外壳印着模糊的蜀绣纹样,配色暗沉,甚至连品牌LOGO都印得歪歪扭扭。更离谱的是,假货商家还盗用了基金会的非遗认证图,谎称是官方授权产品。
“这些假货太过分了!”沈亦舟气得拍了下桌子。他翻看着消费者的投诉评论,不少人反映使用假货后出现皮肤红肿、刺痛等问题,还有人误以为是官方产品质量不过关,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再这么下去,不仅会影响咱们和美妆品牌的合作,还会砸了‘曦·承非遗’的招牌!”
林砚舟迅速调出合作协议,眉头紧锁:“协议里明确约定,我们有配合打击侵权的义务。而且这些仿冒品冒用了蜀绣纹样的授权标识,已经侵犯了我们的知识产权。”他立刻联系了法务团队,初步判断这批假货可能来自周边的小作坊,通过电商平台和微商渠道销售。
赵村长也忧心忡忡:“要是消费者觉得非遗产品都是这种劣质货,以后谁还敢买咱们的手作?村里的传承人得知了,肯定也会寒心。”苏医生补充道:“我已经看到有皮肤科医生转发相关投诉,建议大家谨慎购买。这不仅是商业问题,还涉及消费者健康,必须尽快处理。”
周教授沉思片刻:“侵权问题在文创领域很常见,关键是要快速取证、精准打击,同时做好舆情公关,挽回公众信任。”六人快速达成共识:先取证固定侵权证据,再联合品牌方报案,同步开展舆情引导,最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林砚舟:严谨取证,筑牢维权根基
打击仿冒的核心是扎实的证据,这项重任自然落在了做事严谨的林砚舟身上。他当天就组建了临时取证小组,带着法务团队和专业摄影师,兵分三路开展工作。
针对电商平台的假货,林砚舟指导团队通过公证购买的方式,下单了不同商家的仿冒彩妆盘,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录像和截图,确保购买流程可追溯。收到假货后,他立刻将正品和假货放在一起对比,从外壳纹样清晰度、眼影配色、产品质地等多个维度拍摄对比图,还委托专业机构出具了成分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假货中的重金属含量远超安全标准,这也是导致消费者过敏的主要原因。
线下取证则更为复杂。根据法务团队排查的线索,假货源头可能集中在城郊的几个小作坊。林砚舟带着团队伪装成批发商,深入作坊聚集地摸排。作坊大多隐蔽在民房里,门口只有简单的招牌。他们顶着寒风蹲守了两天,终于拍到了作坊连夜生产假货的画面,还收集到了印有蜀绣纹样的假冒包装材料。
取证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小插曲。有作坊老板察觉到异样,试图抢夺他们的相机。林砚舟沉着应对,一边假意周旋,一边示意同伴联系提前沟通好的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及时赶到,控制了现场,当场查获了一批假冒彩妆盘和生产设备。
短短三天,林砚舟就整理出了厚厚的取证材料,包括公证购买记录、真伪对比报告、成分检测报告、作坊生产视频等,为后续维权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支撑。他还同步梳理了侵权商家的信息,形成了详细的名单,提交给了电商平台和执法部门。
沈亦舟:舆情引导,挽回品牌声誉
仿冒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急需快速平息。沈亦舟凭借多年的新媒体运营经验,扛起了舆情引导的重任。他知道,此时沉默只会让谣言扩散,必须主动发声,澄清事实。
沈亦舟第一时间在基金会的官方账号和直播间发布了声明。声明中,他用清晰的图文对比,详细讲解了正品与假货的区别,比如正品蜀绣纹样清晰立体、眼影配色还原非遗色系,而假货纹样模糊、成分劣质。同时,他还公布了官方购买渠道和防伪查询方式,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邀请苏星然录制了防伪科普视频,苏星然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辨别正品的小技巧,单条视频播放量很快突破500万。
针对消费者的投诉,沈亦舟策划了“正品换货”活动。凡是购买到假货并能提供相关凭证的消费者,都可以免费兑换正品彩妆盘,还能获得非遗竹编挂件作为补偿。活动推出后,不少消费者主动联系平台,不仅化解了负面情绪,还有人自发分享换货经历,为品牌挽回了口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