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一组也发现了类似的细节,还指出次品的竹编接口处处理粗糙,容易松动,不符合传统竹编的工艺标准。陈教授听完两组的分析,满意地说:“完全正确!艺术鉴赏不仅能帮你们看懂作品的美,还能帮你们辨别工艺的优劣,这对你们做非遗产品的品质把控很有帮助。”
这场挑战让大家意识到,艺术鉴赏并非单纯的审美,还能切实应用到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延伸教学:走进艺术家工作室
课程的最后一站,是陈教授引荐的一位非遗艺术融合派艺术家的工作室。在这里,大家看到了更多打破边界的非遗艺术作品,也从艺术家口中,学到了更多鉴赏与创作的思路。
艺术家的工作室里,摆满了新奇的作品:竹编与玻璃结合的灯具、漆器与金属搭配的摆件、蜀绣装饰的帆布包……每一件都让人眼前一亮。艺术家介绍,他创作时会先深入理解非遗工艺的核心,再结合现代材料的特性,碰撞出新的火花。
他拿起一个竹编玻璃灯说:“竹编的透光性不好,搭配玻璃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竹编的纹路能让灯光投射出好看的光影,这就是工艺与材料的互补。”他还提到,鉴赏这类跨界作品,要关注不同工艺的融合度,不能只是简单拼接,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苏医生对一件漆器香薰摆件很感兴趣,摆件的漆器底座搭配了陶瓷内胆,既能散发香气,又能通过漆器的纹理营造氛围。艺术家笑着说:“这件作品是为疗愈空间设计的,漆器的温润和香气的舒缓,能让人放松,这就是艺术与功能的结合。”苏医生立刻记下这个思路,打算用到自己的非遗疗愈课程中。
临走时,艺术家还送给大家每人一件小作品,鼓励大家多观察、多思考,在非遗工艺中融入更多艺术巧思。
尾声:鉴赏入门,赋能传承新思考
夕阳西下,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陈松教授和艺术家。回程的路上,车里满是热烈的讨论声。赵村长说要尝试用竹编做小型装饰摆件,林砚舟计划重新优化文创产品的纹样设计,沈亦舟则想着如何在直播中讲解非遗作品的鉴赏要点。
回到专属空间,六人围坐在庭院里,分享着今天的收获。陈曦感慨道:“以前我们只懂做和卖,现在学会了鉴赏,才更懂非遗作品的价值。”周教授点点头:“鉴赏是理解的开始,只有真正看懂非遗的美,才能更好地把这种美传递给更多人。”
沈亦舟突然提议:“下次直播,我们搞个非遗鉴赏专场,让陈教授来当嘉宾,教大家怎么看非遗作品!”大家纷纷赞同。庭院里的竹编灯笼亮起,光影交错间,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场艺术鉴赏入门课,不仅让“忠犬联盟”学会了如何解读艺术作品,更让他们找到了非遗传承的新视角。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鉴赏力,打磨出更具艺术价值的非遗产品,让更多人读懂非遗背后的美与匠心。
喜欢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