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风带着暖意掠过专属空间,陈曦刚把新一季度的合作方案整理好,桌上的电话就急促地响起。来电的是国内顶尖艺术设计赛事“东方匠心奖”的组委会,工作人员语气热切:“陈总您好,恭喜‘曦·承非遗’选送的竹编光影灯和晕染云纹气垫,双双入围年度最佳跨界设计奖,诚邀你们出席颁奖典礼!”
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瞬间吹遍了整个专属空间。“东方匠心奖”在设计界极具分量,能同时入围两项大奖,意味着他们的非遗跨界之路得到了专业领域的高度认可。六人当即决定,全员出席颁奖典礼,让非遗的光芒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
冲刺备奖:打磨细节,展现非遗匠心
入围消息传开后,团队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反而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备奖工作中。他们深知,颁奖典礼不仅是领奖,更是展示非遗工艺与艺术设计融合成果的重要契机。
林砚舟牵头对入围产品进行细节优化。竹编光影灯此前在批量生产中,偶尔会出现光影投射不均的问题,他和赵村长反复试验,调整竹丝的编织密度和灯罩的弧度,还特意在灯座内侧增加了一层柔光衬布,让投射出的竹纹光影更均匀柔和。针对晕染云纹气垫,他则优化了纹样的烫金工艺,让纹路更清晰,同时协调美妆品牌,制作了带展示灯的专属陈列盒,让产品在展示时更具视觉冲击力。
沈亦舟负责准备领奖相关的宣传物料。他剪辑了一支时长三分钟的短片,短片从竹丝选材、蜀绣刺绣等工艺细节入手,记录了两款产品从设计到成型的全过程,最后呈现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搭配着悠扬的竹笛配乐,极具感染力。他还设计了一套简约大气的宣传册,收录了产品的设计手稿、艺术解读以及团队的创作感悟,字里行间都透着对非遗的敬畏。
陈曦则和周教授一起,准备颁奖典礼上的发言内容。他们反复打磨发言稿,既想突出非遗工艺的匠心,又要强调艺术跨界的创新理念。周教授提议:“可以加入传承人的故事,让评委和观众感受到非遗背后的人文温度。”于是,陈曦在发言稿中,特意加入了赵村长改良竹编工艺、蜀绣艺人李姐打磨晕染云纹的小故事,让发言更具感染力。
苏医生和赵村长则忙着准备伴手礼。他们挑选了迷你版的竹编光影小夜灯和漆器书签,这些小物件都是传承人手工制作的,既精致又能体现非遗特色。赵村长还在每个竹编小夜灯上,都编织了一个微小的“匠”字,苏医生则在漆器书签上,用矿物颜料印上了基金会的专属标识,细节满满。
颁奖典礼:星光闪耀,非遗惊艳全场
颁奖典礼当晚,艺术中心灯火辉煌,衣香鬓影。设计界大咖、知名品牌负责人、媒体记者齐聚一堂,星光熠熠。“忠犬联盟”六人身着融合非遗元素的正装亮相,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陈曦的旗袍领口绣着简约的晕染云纹,林砚舟的西装口袋巾是蜀绣工艺,赵村长则穿着带有竹编纹理暗纹的中山装,每个人的穿搭都暗藏巧思。
颁奖典礼在恢弘的音乐中拉开序幕。入围作品依次在大屏幕上展示,当竹编光影灯的光影效果和晕染云纹气垫的精致纹样出现时,现场响起了阵阵低语赞叹。随后的评审点评环节,评委对两款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竹编光影灯打破了传统竹编的实用边界,将工艺与光影艺术完美融合;晕染云纹气垫则让非遗纹样走进美妆领域,实现了文化与商业的双赢,两款作品都极具创新性和传播价值。”
最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到来时,全场灯光聚焦在领奖台上。当主持人念出“年度最佳跨界设计奖——竹编光影灯、晕染云纹气垫”时,六人相视一笑,快步走上舞台。陈曦作为代表发言,她声音清晰而坚定:“这个奖项不仅属于我们团队,更属于每一位坚守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我们会带着这份认可,继续探索非遗跨界的更多可能。”她的发言简洁有力,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站在身旁的苏星然,作为特邀嘉宾也起身鼓掌,还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珍贵时刻。
下台后,不少设计界人士和品牌方主动上前交流。一位国际家居品牌的负责人,对竹编光影灯表现出浓厚兴趣,当场表达了合作意向,希望能将这款产品引入海外市场;某高端美妆集团则提出,想与基金会深度合作,开发更多非遗主题的美妆系列。沈亦舟拿着相机,不停地记录着这些交流瞬间,忙得不亦乐乎。
获奖效应:热度飙升,合作纷至沓来
颁奖典礼的热度在当晚就迅速发酵。#非遗产品斩获东方匠心奖# #竹编光影灯太惊艳#等话题接连冲上热搜,累计阅读量突破10亿。苏星然在社交平台发布了现场照片和短视频,配文“为非遗骄傲”,单条内容点赞量很快突破500万,进一步扩大了获奖消息的传播范围。
线上市场率先迎来爆发。直播间里,竹编光影灯和晕染云纹气垫再次售罄,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获奖的产品肯定靠谱”,还有人催促团队尽快推出更多同款系列产品。沈亦舟趁机上架了颁奖典礼同款的迷你伴手礼,短短一小时,预售量就突破了3万件。各大电商平台也主动联系团队,希望能开设非遗艺术专属旗舰店,给予流量倾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