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的脚步越来越近,京城笼罩在一片辞旧迎新的忙碌气氛中。
“蕙质堂”却比平日更添了几分肃穆。炭盆烧得旺旺的,驱散了窗棂透进的寒气,十几个女子围坐在书案旁,屏息凝神。
今日是《织造辑要》初稿的第一次合议——
崔文茵坐在角落,面前摊开着算学部分的手稿,她纤细的手指偶尔在纸上快速演算,修正某个不够精确的数据。
周静婉则负责纹样图录,她将自己关在屋里反复临摹修改了数日的缠枝芙蓉图,此刻正小心地呈上,脸颊因紧张而微红。
就连平日里主要负责庶务的秀珠,也根据多年经验,对织机调试保养的章节提出了几条实在的补充。
沈清辞坐在上首,听着严女官逐字逐句地诵读文稿,时而颔首,时而提出疑问。
她的目光掠过那一张张专注而认真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这些女子,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经历,此刻却为了同一件事凝聚在一起,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这本身,就是无声的宣言。
“东家,”严女官读完一章节,抬头道,“老身以为,此《辑要》不仅在于传技,更在于明理。是否可在每篇篇末,附上一二前代贤媛凭借才智立身、或凭借技艺泽被乡里的轶事,以为勉励?”
沈清辞眼中一亮:“严姑姑此议甚好。学问技艺是筋骨,精神气韵则是血肉。便如此定下。”
窗外天色渐暗,雪光映得屋内愈发亮堂。
当最后一项议题商讨完毕,众人皆有种酣畅淋漓的疲惫与满足。
周静婉看着自己那幅被采纳、并将在《辑要》中留名的芙蓉图,指尖微微发颤,一种从未有过的源于自身创造的价值感,在她心中悄然扎根。
腊月二十八,宫中赏赐的年礼送到了承恩侯府旧邸,如今沈清辞独居的宅院。
除了惯例的绸缎、宫花,竟还有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以及一句口谕:“皇后娘娘念尔编书育才,用心颇苦,特赐此物,以期精进。”
这份赏赐,比之前的更加意味深长。
它不再仅仅是对于“贡品”的嘉奖,而是直接肯定了沈清辞“编书育才”的行为。
消息不胫而走,在京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那些原本对“蕙质堂”和沈清辞持观望甚至非议态度的人,不得不再次重新评估。
皇后娘娘的态度,无疑给这股悄然兴起的力量,加上了一道若有若无的护身符。
与此同时,滁州的崔先生也托人捎来了家书和一小包滁州特产的山楂。
信中,他欣喜地告知,文茵寄回的家信和零星的学习笔记,在滁州几个相交好的读书人小圈子里传阅后,竟引起了一番小小的讨论。
有人不以为然,却也有一位开明的老秀才感叹:“女子若皆能如此明理通技,于家门,于乡梓,未必不是福祉。”
年三十夜,雪停了,一轮清冷的冬月挂在墨蓝色的天幕上。
沈清辞婉拒了萧景珩入宫守岁的邀请,只让人在“蕙质堂”的庭院中设下简单的酒席,与柳嬷嬷、秀珠、严女官、以及几个像阿阮、崔文茵这样无家可归或不愿归家的女子一同守岁。
没有侯府的笙歌宴饮,没有宫廷的繁文缛节,只有几样家常小菜,一壶温热的黄酒。
众人围炉而坐,起初还有些拘谨,几杯暖酒下肚,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阿阮小声说起儿子如今在工坊附设的蒙学里识得了几个字,笑得见牙不见眼。
崔文茵则与周静婉低声讨论着《辑要》中一幅星云纹的织造难点。
沈清辞听着耳边的絮语,看着跳跃的炉火映在每个人脸上,勾勒出或沧桑或稚嫩,却同样充满生气的轮廓。
她想起自己刚来到这个时空时的愤怒,挣扎与茫然,想起那一次次在绝望中硬闯出来的生路,想起那些倒下的和如今站起来的姐妹。
她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庭院中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汇聚在她身上。
“这杯酒,”她的声音在清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不敬天地,不敬神佛。敬我们自己。”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敬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敬我们过去一年,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心智,挣来的这一方立足之地,挣来的这份堂堂正正。前路或许仍有风雪,但只要我们站在一起,彼此扶持,便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她没有说更多慷慨激昂的话,只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沉默片刻,随即,所有人都端起了自己的酒杯,无论是精致的瓷杯还是粗糙的陶碗,都郑重地举起,仰头饮下。
一股无声而强大的力量在庭院中流动,比炉火更暖,比酒意更醇。
子时将至,远处传来隐隐的钟声和爆竹声响,宣告着新岁的来临。
崔文茵倚在廊柱边,望着天际那轮皎洁的明月,忽然轻声对身旁的周静婉说:“周姐姐,我以前总觉得,女子一生,便如那月宫嫦娥,清冷孤寂,别无选择。可现在我觉得,我们或许做不了太阳,但可以像这满天的星子,即便微小,也能各自发光,汇聚在一起,也能照亮一片夜空。”
周静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轻轻点了点头。她从前的人生,是被精心修剪培育的盆景,每一寸生长都循着固定的轨迹。
而如今,她仿佛被移栽到了旷野,虽然要经历风雨,却终于能自由地向着天空伸展枝叶。
沈清辞听着两个少女的低语,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她推开院门,走到覆雪的石阶上。
寒气扑面而来,却让她精神一振。
放眼望去,京城千家万户的灯火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
变革,从来不是摧枯拉朽的烈火,而是在坚冰之下,悄然流淌的暖流。
它浸润着干涸的土地,滋养着微弱的根苗,待到春来,自会破土而出,绿满山川。
这个年关,格外寒冷,却也让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有些种子,一旦落下,便再难阻挡其生机。
而她,愿做那执着的播种人,岁岁年年,直至星火燎原。
喜欢望凝眉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望凝眉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