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 中宫收养固根基,婕妤争宠暗藏机。梵刹凤眸观棋局,破局之钥在宫闱。
**内容:**
承熙二年的初夏,感恩寺的梧桐已展露浓荫。禅房内,苏璃小心翼翼地从佛像底座的暗格中取出一枚蜡丸——这是小棋子昨日借宫中采买佛香之机,混在货物中送来的。
她熟练地捏开蜡丸,展开里面薄如蝉翼的素笺。小棋子的字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急促,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后宫近日的波澜:
* **坤宁宫动向**:林皇后将皇长子云瑾养在身边,日夜不离,虽非亲生,却俨然以嫡母自居,地位愈发稳固。然其性情端谨有余,灵动不足,陛下虽敬重,却少有亲近。
* **缀霞宫风波**:刘婕妤恃宠而骄,对皇后收养皇子一事耿耿于怀。近日竟在御花园“偶遇”抱着皇子的皇后,言语间暗讽皇后“借腹生子”,气得皇后回宫后便称病不出。
* **前朝牵连**:林皇后之父,阁老林文正,借此在朝中暗指刘婕妤“恃宠跋扈,不敬中宫”;而刘婕妤之父,光禄寺少卿刘昶,则依附蒲忌植,双方在朝堂上已有数次龃龉。
* **帝心难测**:陛下对刘婕妤虽有偏宠,但对皇长子亦十分看重,对皇后保持了表面的尊重。然其于后宫之事,似乎愈发不耐,尤其不喜妃嫔争风吃醋,提及“清净”二字。
苏璃逐字逐句地看完,眼神越来越亮,如同暗夜中点燃的星火。
她走到窗边,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那金碧辉煌下的暗潮汹涌。
林皇后,有正统之名,有皇子之依,却不得帝心,且性格不够圆融,易受激将。
刘婕妤,有帝宠之盛,有蒲党之援,却无子嗣,且行事张扬,树敌众多。
这两虎相争,看似与她这方外之人无关,实则……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她脑海中形成:**这二人相争不下,必然都需要外力破局。而对她们而言,一个看似无威胁、却又可能影响帝心的“旧人”,或许正是她们都想争取,或至少想利用的棋子。**
林皇后需要有人能帮她固宠,或者至少压制刘婕妤的嚣张气焰;刘婕妤则需要有人能帮她对抗皇后“嫡母”的大义名分。
而她苏璃,恰好符合这个条件——她曾是先帝身边最特殊的存在,与当今陛下有过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旧情,如今更是出家为尼,身份“清白”,对任何一方似乎都构不成长远的威胁,却又可能是一把能刺向对手的利刃。
更重要的是,云承睿……他怀念过去,渴望理解,厌倦了眼前的争斗。他那句无意中流露的“清净”,是否意味着,他内心深处,也在怀念当年在紫宸殿与她静静对弈、探讨政务的时光?
风险固然存在。一旦卷入,便是踏入漩涡中心,步步惊心。
但机遇同样巨大。这是打破目前僵局,重返权力中心最可能、也是最快捷的路径。继续待在感恩寺,她永远只能被动地接收消息,永远无法真正实现云昭的托付,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苏璃深吸一口气,将素笺凑近烛火。跳跃的火苗吞噬了那些密报,也映亮了她眼中决然的光芒。
她回到案前,铺开一张素笺,提笔蘸墨。这一次,她不再只是被动等待消息。她要主动落子,撬动这盘棋局。
这第一步,该如何走,才能同时引起皇后与皇帝的注意,又不显得过于刻意?
笔尖在纸上悬停片刻,终于落下。她写的,并非直接诉求,而是一首看似平淡,却暗藏机锋的禅诗,诗中隐隐流露出对故人的牵挂与身处方外的孤寂。
她要将这封信,通过某种“意外”的方式,同时送到该看到的人手中。
**章尾:** 双凤相争势未休,梵刹隐凤谋归舟。素笺欲寄机锋语,破局先从暗处谋。
喜欢昭璃天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昭璃天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