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六年的中秋之夜,月华如练,洒满重重宫阙。喧嚣的宫宴早已散去,紫微城沉浸在一种难得的静谧之中。苏璃却并未安寝,她携着云琼,摒退所有随从,沿着狭窄的旋梯,一步步登上了太极殿那巍峨的殿顶。
这是帝国权力的最高点,是寻常宫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踏足的禁地。夜风猎猎,吹拂着母女二人的衣袂,带着深秋的凉意。放眼望去,脚下是层叠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远处,是整个沉睡中的长安城,万家灯火与天上星河交相辉映,勾勒出帝国心脏的磅礴轮廓。
云琼站在母亲身侧,十五岁的少女身姿已初现窈窕。她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胸腔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一种沉甸甸的感知。这是她第一次站在这个角度,俯瞰这片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这片母后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守护的万里江山。
苏璃没有看她,目光悠远地落在远方那无边的黑暗与灯火交织之处。沉默了许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深沉:
“琼儿,你看这万家灯火。”
云琼顺着母亲的目光望去,那点点光芒,每一盏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无数的悲欢离合,生计希望。
“每一盏灯下,都可能有一个苦读的士子,一个辛勤的农人,一个守边的将士,一个期盼团圆的妇人……”苏璃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力量,“他们的安宁、温饱、希望,都与这宫墙之内的决策息息相关。”
她转过身,面对女儿,月光照亮了她眼角的细纹,也照亮了她眼中那份无比郑重的托付。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云琼略显冰凉的小手,然后将这只手,稳稳地按在了冰凉坚硬的汉白玉栏杆之上。
那栏杆,历经风雨,光滑而冰冷,仿佛凝聚了无数个日夜的权柄交替与江山重量。
“你掌下按着的,”苏璃凝视着女儿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不仅仅是这冰冷的石头。是这万家灯火,是这万里河山,是亿兆生民的命运。是万钧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一步行差踏错,便可能是烽烟四起,生灵涂炭。”
云琼的手微微一颤,她能感受到母亲话语中那沉甸甸的分量,也能感受到掌心下那汉白玉传来的、仿佛来自历史深处的冰冷与坚硬。她想起了北境的风雪,想起了漕运的繁忙,想起了朝堂上无休止的争论,也想起了母后深夜灯下疲惫的身影。
“但,”苏璃的话锋陡然一转,眼中迸发出一抹锐利的光芒,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这也同样是万世的机遇!”
“机遇?”云琼抬起眼,有些不解。
“没错,机遇。”苏璃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和鼓舞,“一个打破陈规、革除积弊、缔造不同未来的机遇!你读史书,当知历代兴衰,循环往复。为何?只因许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无人敢动,无人能破。”
她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你拥有许多前人未曾有过的条件。你自幼接触的不是单一的《女诫》,而是经史子集,是兵法韬略,是先帝超越时代的思考。你看到了女子也能拥有不逊于男子的智慧与魄力。你站在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这片江山的现状,更看到了它未来的无数种可能。”
“这重担,可以压垮人,也可以磨砺人。这机遇,可以稍纵即逝,也可以被牢牢抓住。”苏璃的手微微用力,仿佛要将某种信念和力量透过相触的掌心传递给女儿,“关键在于,掌舵之人,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去权衡,有足够的勇气去担当,有足够坚韧的心性去承受,以及……是否有足够开阔的胸襟,去看待这世间不同于己的人和事。”
云琼的心潮剧烈地起伏着。母后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心中许多朦胧的感知。她一直努力学习,吸收知识,展现才华,或多或少带着一种证明自己、不甘被性别定义的本能。但直到此刻,站在帝国之巅,听着母后这番超越个人得失、直指江山未来的话语,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上可能承载着什么。
那不仅仅是个人的抱负,更是一种历史的责任。
她低头,看着自己按在栏杆上的手,纤细,却仿佛能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脉搏。
“母后,”她抬起头,目光不再有丝毫迷茫,清澈而坚定,如同今夜皎洁的月光,“儿臣……明白了。”
苏璃看着女儿眼中那簇被点燃的、名为责任与使命的火焰,终于露出了一个真正释然而又充满期许的笑容。她松开了手,任由夜风吹拂。
“明白就好。”她轻声道,“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记住今晚,记住你此刻掌下所感受到的一切。”
母女二人不再言语,并肩立于太极殿顶,久久凝视着月光下沉睡的帝国。一个是历经风雨、即将铺就前路的引路人,一个是初露锋芒、准备接过薪火的继承者。
夜风吹过,卷起檐角风铃,发出清越的鸣响,仿佛在为这场跨越时空的传承奏响序曲。
薪火已传,前路可期。
喜欢昭璃天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昭璃天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