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那封暗藏机锋的家书,如同最后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永宁心中对宫廷残存的最后一丝依赖与幻想。
她将灰烬碾入香炉,看着那点微光彻底湮灭,心也随之沉入一片冰冷的清醒与决绝之中。
前路茫茫,危机四伏,她除了依靠自己,或许真的只能试着去触碰那座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冰山”。
然而,破冰谈何容易。
自宫宴归来后,霍凛似乎又恢复了以往那种极度忙碌的状态,常常数日不见人影,即便回府,也多半宿在书房,与幕僚将领议事至深夜。
那件他赠予她御寒的玄色大氅,早已由丫鬟洗净熏香,妥善整理好,永宁却寻不到合适的机会归还,或者说,她内心深处,隐隐有些不愿就此斩断那晚烟花下短暂的联系。
天气愈发寒冷,接连几场大雪将京城染成一片纯白。
永宁的身子终究因落水落下了病根,畏寒得厉害,即便西苑地龙烧得极旺,她仍常常觉得手足冰凉,咳嗽也断断续续,总不见好。
这日午后,又飘起细雪。
永宁拥着厚厚的锦裘,坐在窗边看书,却总觉得有冷风从窗缝钻入,砭人肌骨。她唤来兰芷,想让她再寻个手炉来。
兰芷应声而去,片刻后却并非独自回来,身后还跟着两名霍凛身边的亲卫。他们抬着一只硕大的、裹着防雨油布的箱子,行动间沉稳无声。
“公主,”为首一名亲卫躬身行礼,声音一板一眼,“侯爷吩咐,将此物送来西苑。”
永宁讶然,放下书卷:“这是?”
亲卫上前,利落地解开油布绳索,打开箱盖。顿时,一股淡淡的、属于上好皮毛的独特膻味混合着樟木的清香弥漫开来。
箱内竟是一件极其完整华贵的雪白狐裘。那皮毛色泽光润,毫无杂色,毛锋细腻绵密,一看便知是极北之地难得的极品雪狐皮所制,而且需要无数张皮子才能拼出如此完整的一件。裘衣做工更是精湛无比,领口袖边以银线绣着暗纹云海,既保暖又不失雅致。
“侯爷说,近日天寒,此裘保暖甚佳,请公主殿下保重身体。”亲卫复述着霍凛的话,语气平铺直叙,毫无波澜,仿佛只是在传递一句再寻常不过的指令。
兰芷和秋雯早已看得目瞪口呆,眼中满是惊艳。这般品相的狐裘,便是宫中后妃也难得一见。
永宁也怔在了原地,看着那件在略显昏暗的室内依然流淌着莹润光泽的白狐裘,一时竟忘了反应。
霍凛……送她狐裘?
为什么?
是因为那日宫宴她咳嗽被他看见了,还是因为那晚宣德楼上她畏寒的模样,或者仅仅是出于一种对“所有物”的基本维护,不希望她病倒添麻烦。
无数个念头在她脑中飞转,却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那亲卫见永宁不语,又道:“侯爷还吩咐,若公主无事,他便不过来了。军务繁忙。”
这话像是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永宁心中刚刚泛起的一丝微澜。
原来如此。只是吩咐下人送来,甚至懒于亲自露面。一切关怀,都隔着一层公事公办的冰冷距离。
她心底刚刚升起的那点暖意和诧异,瞬间冷却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
她沉默片刻,终是缓缓起身,走到箱笼边,伸出手指,轻轻拂过那柔软温暖的皮毛。触感极好,暖意瞬间从指尖蔓延开来。
“代我多谢侯爷。”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太多情绪,“有劳二位了。”
亲卫任务完成,毫不拖泥带水地行礼退下。
房间里只剩下永宁主仆三人,和那件奢华得与这简约房间有些格格不入的白狐裘。
“天啊,公主!这狐裘太漂亮了。”秋雯忍不住小声惊呼,“侯爷心里果然是有公主的。”
兰芷也笑着附和:“是啊公主,侯爷瞧着冷冰冰的,没想到还挺细心体贴的。快试试合不合身。”
永宁看着那件白裘,却仿佛看到了霍凛那张冷硬的脸。
他的“细心体贴”,总是这样突如其来,又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
她终究还是在兰芷的帮助下,披上了那件狐裘。
厚重的裘衣瞬间将她包裹,隔绝了所有的寒意,暖意融融,仿佛投入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怀抱。
雪白的皮毛衬得她苍白的面容有了几分血色,更显楚楚动人。
镜中的身影,华贵,雍容,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脆弱与孤寂。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忽然想起很久以前,还未出嫁时,她似乎也曾向往过将来夫君会赠她华服美饰,呵护备至。
如今,这价值连城的狐裘就在身上,却来得如此不是滋味。
“很暖和。”她轻声说,语气听不出喜怒,“收起来吧。”
“公主不穿着吗?”秋雯不解。
“今日又不外出,何必穿着如此招摇。”永宁淡淡地道,自己动手解下了狐裘,仿佛那上面还残留着某种让她心绪不宁的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