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聚焦
“石窟”内,那份由“沉舟”冒险传递出的报告,像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更深的漩涡已然形成。价值连城的情报带来了短暂的振奋,但随之而来的是更严峻的抉择——下一步,力量该投向何方?
陆明远站在地图前,目光如同淬火的钢针,在几个关键点上反复移动。内部,“影子”虽未现形,但“泥鳅”的清除证明了排查方向的正确,也暂时缓解了核心层的信任危机。外部,徐远舟似乎仍沉浸在他“成功收网”的错觉中,这为小组提供了宝贵的活动窗口。
“我们不能贪多。”陆明远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内部隐患要查,但不能再分散我们本已捉襟见肘的力量。外部机会要抓,但必须聚焦于最能决定胜负的一点!”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工兵指挥部的位置,然后缓缓移向旁边标注的“张股长(潜在目标)”字样。
“就是他!”陆明远眼中精光闪烁,“张股长,负责工事验收,位置关键,对现状不满,又有子女在北平求学可能受进步思想影响。若能策反他,其价值将远超老文书!我们就有可能拿到最完整、最及时的城防调整总图!”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目标,但风险也与之成正比。张股长地位更高,接触面更广,警惕性必然更强,策反他无异于虎口拔牙。
“掌柜的,是否太冒险了?”雷万山瓮声问道,眉头紧锁,“‘沉舟’刚稳定下来,再动他身边的高层,万一……”
“没有万一,只有必须!”陆明远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沉舟’传递的信息已经表明,敌人城防调整即将完成。我们必须在他们固化防御之前,拿到核心情报!张股长是目前看来最可能突破的缺口。这是我们‘深潜’后,必须打出的第一记重拳!”
他看向江静云和雷万山,目光灼灼:“所以,我决定,小组下一阶段所有工作,全部聚焦于对张股长的评估与接触尝试!其他一切事务,包括对内部‘影子’的进一步排查,除非有确凿证据,否则全部暂缓!”
这是战略上的豪赌,将宝押在了一个尚未证实可靠的目标身上。
聚焦的策略立刻转化为具体行动。
陆明远亲自拟定了对张股长的调查方案。他指示“沉舟”,利用同科室的便利,在不引起任何怀疑的前提下,从侧面了解张股长的日常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尤其是他对克扣军饷一事的具体态度,以及其子近期有无异常信件或动向。同时,尝试摸清张股长负责验收的工段范围,以及他日常向哪些上级汇报工作。
另一方面,陆明远启动了小组隐藏最深的一条“社交线”。一位与西安文化界、工商界均有往来,背景清白、善于交际的党外进步人士“墨先生”,接到了秘密指令:设法“自然”地进入张股长可能出现的社交圈子(如某些不涉及敏感话题的同乡会、书画雅集等),进行远距离观察和初步印象评估。
所有行动都遵循着“远观而非近察,闻风而非接触”的原则,如同猎豹在发动致命一击前,耐心而隐蔽地观察着猎物的每一个细节。
几天后,信息开始汇集。
“沉舟”报告:张股长近期情绪愈发低落,曾在办公室无人时摔砸茶杯,骂骂咧咧提及“喝兵血”、“层层盘剥”。其负责验收的工段恰好包括城墙防御最为关键的西北段(光化门至玉祥门)。他每周三晚上,会固定去城南一家名为“清雅阁”的茶馆听评书。
“墨先生”也传回消息:在一次书画鉴赏会上“偶遇”张股长,察觉其虽身着军装,但言谈间对时局颇有微词,尤其对“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深恶痛绝。提及北平风物时,张股长眼神中有明显的牵挂和担忧。
两条信息相互印证,张股长的形象逐渐清晰:一个怀有传统士大夫廉耻心、对腐败极度不满、牵挂儿子前途的旧军官。具备被策反的思想基础和情感软肋。
“清雅阁茶馆……周三晚……”陆明远沉吟着,“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节点。”
一个初步的接触计划在他脑中成型:利用张股长在固定时间出现在固定地点的习惯,创造一个“自然”的相遇机会,由“墨先生”出面,进行第一次非政治性的、投其所好的试探性交谈。目标不是立刻策反,而是建立初步联系,评估其反应,为后续可能由赵致远(如果他能归来且证明清白)或更高层级的同志进行的深度接触铺路。
然而,就在陆明远细化这个“茶馆接触”计划,小组力量高度聚焦于张股长之时——
一直处于静默监控状态的、与“灰鸽”联络的死信箱,突然收到了其“上线”传来的一条极其简短、却让陆明远瞬间脊背发凉的新指令:
“‘壁虎’已苏醒,不日将巡视巢穴。各自清理痕迹,确保安全。”
“壁虎”!
那不是已被摧毁的侦测车代号吗?徐远舟为何旧号重用?
“巡视巢穴”?这意味着什么?一次更大规模的、技术性的全城清查?还是针对某个特定区域的重点打击?
这条突兀的警告,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阴影,笼罩在刚刚聚焦的微弱希望之光上。
内部的“影子”是否也知晓小组正在聚焦张股长?徐远舟的“壁虎”行动,是常规的威慑,还是已经嗅到了什么特别的气息?
刚刚凝聚起来的力量,尚未发出,就似乎已暴露在危险的目光之下。
聚焦的目标已然明确,但通往目标的道路,却似乎布满了新的、未知的危情。
喜欢西安西安古城密档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西安西安古城密档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