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嘉奖
西安城头插上红旗的第五日,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秩序已初步恢复,街上开始有了买卖声和孩童的嬉闹,一种劫后余生的活力,正艰难而又顽强地从战争的废墟中萌发。
位于西大街原国民党市党部旧址、如今已被挂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牌子的院子里,气氛庄重而温暖。一间宽敞的会议室被临时布置成了简朴却丝毫不失庄严的会场,正面墙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下方是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陆明远、赵致远、江静云、雷万山,以及伤势稍稳、坚持要求与会、坐在特制轮椅上的吴忠友,皆身着虽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的便装或军便装,神情肃穆地坐在前排。梅姐作为重要的外围贡献者代表,也受邀出席,坐在稍后一些的位置。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潜伏时的紧张与阴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疲惫,以及难以抑制的、发自内心的激动与荣耀感。
主持仪式的,是日前与陆明远握手的那位一野高级指挥员,姓李,是军管会的主要领导之一。他的身旁,还坐着几位军方和即将成立的新市政府代表。
李主任环视着台下这几位面容各异、却同样经历了血火考验的英雄,目光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慨。他没有拿讲稿,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仪式。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没有鲜花,没有锣鼓;说它不简单,是因为我们今天要表彰的,是一群为西安的解放,立下了特殊功勋的无名英雄!”
他的目光一一扫过陆明远等人:“以陆明远同志为首的‘长安小组’,自重建以来,长期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地带。你们获取了包括敌人城防部署、‘长庚’破坏计划在内的大量核心情报,为我一野首长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依据!在解放西安的最后时刻,你们更是挺身而出,保护了发电厂、桥梁、钟楼等关键设施,为完整接管这座城市,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来自与会的其他军管会干部和部队代表。这掌声,是理解,是认可,更是崇高的敬意。
“经西北野战军前委研究决定,并报请党中央批准,”李主任的声音变得更加庄重,“特对‘长安小组’及主要成员,予以通令嘉奖!”
他拿起一份文件,开始宣读:
“授予原‘长安小组’集体一等功!”
“授予陆明远同志,‘对党忠诚、智勇兼备’荣誉称号,记个人特等功!”
“授予吴忠友同志,‘坚贞不屈、秘密战线上的楷模’荣誉称号,记个人特等功!”读到吴忠友的名字时,李主任的声音格外沉重,与会众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在那张苍白却坚毅的脸上,充满了钦佩与怜惜。
“授予赵致远同志、江静云同志、雷万山同志,‘隐蔽战线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各记个人一等功!”
“对梅姐等为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围群众,予以通报表扬,并按规定给予物质奖励!”
每宣读一项,会场内便响起一阵由衷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们过往所有艰险、所有牺牲的最好的告慰。
随后,李主任亲自将用红布包裹的奖章和用遒劲毛笔字书写的立功证书,一一颁发到每个人手中。当那枚沉甸甸的特等功奖章放在吴忠友摊开的手掌上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冰凉的金属似乎也带上了一丝体温。他低头看着金光闪闪的奖章,又抬头看了看身边的战友,再看看主席台上的党旗,眼圈不由得红了,但他努力仰起头,没让泪水流下来。
陆明远代表小组发言。他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只是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地说道:“感谢党,感谢组织。我们只是做了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们个人,属于所有为西安解放而牺牲、而奋斗的同志们,属于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仪式结束后,李主任又单独与他们进行了短暂的座谈,详细询问了吴忠友的伤势和治疗情况,叮嘱他一定要安心养病。同时,也初步征求了陆明远等人对未来工作的意向——是继续留在西安参与建设,还是根据需要,接受新的任务。
走出军管会大门,午后的阳光正好,暖暖地照在每个人身上。雷万山小心翼翼地推着吴忠友的轮椅,赵致远和江静云分列两旁,陆明远和梅姐跟在后面。他们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走着,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与阳光。
手中的奖章很重,承载着过去的血火与忠诚;前方的路很长,预示着百废待兴的建设与新的挑战。但此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过两天,”陆明远看着街上逐渐增多的人流和开始张贴的庆祝标语,轻声说道,“市里好像要组织一个大规模的群众 庆典,庆祝西安解放。”
吴忠友闻言,苍白的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赵致远笑道:“那咱们可得去看看!‘清溪’同志,到时候我们用轮椅推着你去,你也好好感受一下,这古城的新生,这人民的喜悦!”
嘉奖是对过去的肯定,而即将到来的庆典,则是对未来、对新生最热烈的展望。他们,这些曾经的暗夜行者,终于可以走到阳光下,与万千市民一起,共享这胜利的欢欣,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喜欢西安西安古城密档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西安西安古城密档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