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弟妹的引导和家庭的内部经营上。
这日午后,天空是那种典型的北方冬日铅灰色,干冷的北风偶尔卷起地表的浮尘,更添几分萧瑟。
林家兄妹如同往常一样,准备前往他们固定的街口出摊。
卫国熟练地挑起那根心爱的“轴承省力扁担”,一头是保温良好的烤薯桶,一头是装着酸梅汤和干净杯具的箩筐,步履稳健,仿佛肩上的重量已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晓梅拎着零钱盒和账本,小大人似的检查着物品是否齐全。
晓雨则戴着一顶林向阳用旧毛线给她织的、带着两个小绒球的小帽子,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哥哥姐姐身后。
她的任务相对“轻松”,主要是“望风”和必要时用她的天真可爱“招揽”一些小顾客。
一家四口,分工明确,秩序井然,构成了胡同口一道已然为人熟悉的风景线。
来到老位置,卫国利索地放下担子,支开简易摊位。
晓梅将零钱盒摆放整齐,账本压在下面。
烤炉的盖子一揭开,那股混合着焦糖香气与薯类醇厚的温暖气息便迅速弥漫开来,很快吸引了几个熟客和循香而来的路人。
“林家小哥,来两个烤红薯,要流蜜的那种!”
“好嘞,王奶奶,给您挑两个最软的!”
卫国应和着,用厚布垫着手,熟练地从炉膛里夹出红薯,上秤,包装。
晓梅则负责收钱找零,口算清晰,分文不差。
晓雨安静地站在摊位侧后方,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却像最精密的雷达,不着痕迹地扫视着周围过往的行人、车辆,以及更远处街角的动静。
这是林向阳交给她的“重要任务”,她执行得一丝不苟。
生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
然而,就在林向阳刚将一拨顾客送走,准备弯腰整理一下炉火时,一直安静“执勤”的晓雨忽然用力扯了扯他的衣角。
“大哥,”晓雨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小脸从毛线帽子里仰起来,眼神指向街道的另一头,“那几个戴箍箍的人……好像在看我们这边,走过来了……”
林向阳心头一凛,顺着晓雨目光所示的方向望去。
只见三四名臂戴“市场管理”红袖章的人员,正从街口转过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沿街的摊贩,脚步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压迫感,正是朝他们这个方向而来!
虽然林家的小生意在街道有过备案,李主任也默许支持,但在这个年代,由未成年人主要经营的摊点,依然是敏感地带,极易被作为“管理对象”重点关注。
尤其是在没有任何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这种突击检查,往往意味着麻烦。
“哥……”卫国也注意到了,动作下意识地停顿,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他力气大,不怕干活,但对上这种带着官方身份的管理人员,天性里的敬畏让他有些无措。
晓梅迅速合上账本,小手紧紧攥住了零钱盒的边缘,呼吸都屏住了。
周围的空气仿佛骤然凝固。
旁边几个同样摆小摊的,也纷纷投来或同情或担忧的目光。
危机迫在眉睫!
一旦被市管队认定为“无照经营”或“非法占用童工”,轻则罚款没收,重则可能彻底断掉这条好不容易开辟的财路!
之前的种种努力,可能顷刻间付诸东流。
电光石火之间,林向阳的大脑飞速运转。
硬顶?
无疑是以卵击石。
解释求情?
在对方公事公办的流程面前,恐怕收效甚微。必须找到一个能让对方无法立刻采取强制措施,甚至能引起其理解乃至认可的“合理解释”!
他的目光急速扫过自家的摊位、弟妹们身上虽然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晓梅手下的账本、卫国那根显眼的改造扁担……最后,落在了晓雨那双充满警惕和依赖的大眼睛上。
学生!
对,他们都是学龄儿童!
晓梅更是刚刚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心小学!
一个绝佳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伪装“课外实践作业”!
就在那几名市管队员距离摊位还有十来米,目光已经锁定他们,其中一人似乎正要开口询问的千钧一发之际,林向阳忽然侧身,用一种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对方听清的音量,对弟妹们说道:
“好了,同学们,我们‘胡同口便民服务与生活数学实践’的观察和数据记录就暂时到这里。”
他语气平和,带着一种模拟出来的、如同课堂总结般的腔调。
这话一出,不仅卫国和晓梅愣住了,连正走过来的市管队员也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林向阳不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继续“表演”,他拿起晓梅手下的账本,翻到空白页,假装记录着什么,同时口中清晰地说道:
“晓梅同学,你负责的成本核算与收支记录部分完成得很好,数据清晰。卫国同学,你在劳动过程中的体力分配和工具使用效率的体会,回去要形成书面报告。晓雨同学的‘市场顾客行为观察’虽然还很初步,但态度认真。”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示意弟妹。
晓梅最先反应过来,虽然心脏还在砰砰直跳,但她立刻挺直了小身板,拿起一支铅笔,煞有介事地在账本空白处写画起来,仿佛真的在整理实践数据。
卫国虽然脑子转得慢点,但看到大哥和姐姐的样子,也憨憨地“哦”了一声,低头摆弄起他的扁担,好像在研究什么。
晓雨则眨巴着大眼睛,看看大哥,又看看走过来的市管队员,小脸上虽然还有些懵懂,却下意识地模仿着哥哥姐姐,做出认真思考的样子。
这时,那几名市管队员已经走到了摊位前。
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面容严肃的中年人,他看了看摊位上热气腾腾的烤红薯,又看了看眼前这几个“正在讨论学习”的孩子。
尤其是林向阳那番似模似样的“总结”,眉头微蹙,原本准备好的质问卡在了喉咙里。
喜欢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