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轻妇女一眼看到站在林向阳身边的儿子,哭喊着扑上来,一把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仿佛失而复得的珍宝。
那中年男人,显然就是董小军的父亲,一位厂里的工程师(董工)。
他先是仔细检查了一下儿子,确认没事后,这才长长松了口气,转向林向阳,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连连道谢:
“小同志!太感谢你了!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们下午带他出去买东西,一转眼就不见了,都快把我们急死了!这大冷天的,要是出点什么事……谢谢你!谢谢你把他送回来!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林向阳心中记挂着晓雨,无心客套,但知道这是关键的机会。
他快速说道:“董工,您别客气,我叫林向阳,就是附近胡同的。看到孩子一个人哭,哪能不管。孩子没事就好。”
他顿了顿,脸上适时地流露出焦急和担忧之色:
“不过……董工,阿姨,实在不好意思,我……我可能不能久留。我送我弟弟出来换点粮食,结果跟我一起出来的妹妹,也在那边走丢了,现在还没找到!我得赶紧回去找我妹妹!”
他巧妙地将卫国送菇的情节略作修改,隐去了可能引起“投机倒把”质疑的细节,重点突出了“妹妹走失”的紧急情况。
“什么?你妹妹也走丢了?”
董工夫妇一听,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董工立刻对旁边的保卫科人员说:“老张,这位小同志帮我们找回了孩子,他的妹妹现在也失踪了,就在砖窑厂岔路口附近!你立刻用厂里的电话,跟附近街道和派出所联系一下,帮忙寻找!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叫林晓雨,穿蓝色碎花棉袄!”
“是!董工!”那位姓张的保卫科人员立刻答应,转身跑回岗亭。
林向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希望。
借助机械厂的力量,找到晓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谢谢!谢谢董工!”林向阳由衷地感谢。
“该说谢谢的是我们!”
董工用力拍了拍林向阳的肩膀,眼神充满了赞赏和感激,“林向阳是吧?我记住你了!今天你帮了我们家大忙!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机械厂找我!现在找妹妹要紧,你快去!有消息我们也会通知你!”
林向阳怀着一丝新的希望,匆匆告别董工一家和机械厂保卫科,再次折返寻找晓雨。
而当他拖着疲惫不堪、几乎冻僵的身体回到大杂院时,已经是深夜。
令他心脏几乎停止跳动的是,院子里站满了人,李爱华主任、赵大爷、还有许多邻居都在,气氛凝重。
晓梅站在屋门口,哭成了泪人。
卫国耷拉着脑袋,蹲在墙角,像一只被遗弃的小狗。
没有晓雨的身影。
一种不祥的预感扼住了林向阳的喉咙。
“向阳,你回来了……”
李爱华主任看到他,脸色复杂地迎了上来,“我们接到机械厂保卫科的电话,也派人在附近找了好几遍……但是……暂时还没有晓雨的消息。”
仿佛最后一丝力气被抽干,林向阳踉跄了一步,勉强站稳。
晓梅扑过来,抱住他的胳膊,泣不成声:“大哥……晓雨……晓雨会不会……”
林向阳紧紧抿着嘴唇,口腔里弥漫开一股铁锈般的血腥味。
夜色深沉,寒意刺骨。
大杂院里的人群在李爱华主任低声的劝慰下,渐渐散去,只留下几句“再找找”、“明天天亮了再去派出所问问”的叹息在冰冷的空气中飘荡。每一句都像针一样扎在林向阳的心上。
屋内,油灯如豆,映照着三张惨淡的脸。
晓梅坐在炕沿,眼睛红肿,手里无意识地攥着晓雨那只掉了漆的彩色铅笔,仿佛这样就能抓住妹妹留下的一丝气息。
卫国抱着头蹲在墙角,肩膀耸动,压抑的呜咽声断断续续传出,充满了无尽的自责和绝望。
林向阳站在窗边,背对着弟妹,一动不动。
窗外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帮助董小军找到家人所带来的那一点点“柳暗花明”的慰藉,早已被晓雨依旧下落不明的残酷现实击得粉碎。
机械厂保卫科介入、街道广播寻人、邻里帮忙寻找……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了,晓雨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像冰冷的潮水,淹没了他。
重生以来,他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和一点点金手指,带着弟妹从濒临饿死的绝境中挣扎出来,改良炉灶、搞小生意、学技术、甚至发明创造出眼前这片小小的天地。
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局面,可以守护这个家。
可晓雨的失踪,像一记重锤,狠狠砸碎了他的自信。
在庞大的时代和莫测的人心面前,他这点微末的智慧和力量,显得如此苍白。
“都怪我……都怪我……”卫国带着哭腔的喃喃自语,像一把锉刀,反复切割着屋内凝滞的空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