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重新审题,逐字逐句地分析,试图剥离那些迷惑性的外壳。
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现!
这道题的核心,似乎可以转化为一种……“传球模型”!
大哥在讲数列时,好像用游戏的方式提到过类似的思路!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迷津。
她立刻在草稿纸上画出示意图,将复杂的人物和事件关系转化为简单的点位和箭头,利用大哥教过的“递推”思想,一步步推导……
找到了!
关键的数量关系被清晰地提炼出来!
剩下的计算,对她而言已是水到渠成。
当她最终写下答案,长吁一口气时,交卷的铃声也恰好响起。
……
礼堂大门打开,参赛的学生们鱼贯而出,脸上表情各异,有兴奋,有沮丧,有茫然。
林向阳和卫国立刻迎了上去,在人群中找到了晓梅。
晓梅的小脸有些苍白,显然是精力消耗过度,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怎么样?”卫国迫不及待地问。
晓梅看向林向阳,用力点了点头,声音虽轻却带着无比的肯定:“大哥,最后那道最难的题,我用你教的‘模型’做出来了!”
林向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稳了。
成绩的公布需要时间,评委们需要统一阅卷、复核。
兄妹三人没有停留,径直回了家。
等待结果的两天,似乎格外漫长。
大杂院表面平静,但关于竞赛、关于林家“神童”妹妹的议论,早已在邻居间悄悄流传。
王翠花碰见时,那酸溜溜的眼神几乎能滴出水来。
第三天下午,林向阳正在家中带着卫国整理“互助组”的工具,一阵喧闹声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了林家门外。
“林晓梅同学!林晓梅同学在家吗?”
一个激动的声音高声喊道,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林向阳心中一动,快步上前打开门。
只见门外站着满面红光的陈老师,她身边是中心小学的张副校长,还有两位戴着眼镜、学者气质的陌生人。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陈老师手中捧着的那张鲜艳夺目的——大红色奖状!以及她另一只手里拿着的一个崭新的、印着“奖”字的铁皮铅笔盒!
“林家长!恭喜!恭喜啊!”
陈老师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晓梅同学!她在全市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一等奖!”
嗡——!
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个消息被正式宣布时,林向阳还是感到一阵热血上涌。
卫国更是直接跳了起来,嗷嗷直叫。
周围的邻居们也被惊动,纷纷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震惊与羡慕。
“第一名?!全市第一?!”
“老林家这闺女,真成文曲星下凡了!”
“了不得!真给咱们大院争光!”
张副校长上前一步,笑容满面地将奖状和铅笔盒郑重地交到闻声出来的晓梅手中,然后用力握住林向阳的手:
“林向阳同学,你培养了一个好妹妹啊!晓梅同学不仅成绩优异,解题思路更是清晰巧妙,尤其是最后那道压轴题,全场只有她一个人用了极其新颖的模型法完整解答!评委们都惊为天人!你们家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那两位陌生人也自我介绍,是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他们对晓梅的解题方法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进行交流。
赞誉声、祝贺声、探究的目光,瞬间将林家兄妹淹没。
晓梅紧紧抱着奖状和铅笔盒,小脸兴奋得通红,仰头看着大哥,眼睛里满是依赖与骄傲。
林向阳微笑着回应着众人的祝贺,心中却波澜起伏。
成功了!
晓梅的夺冠,如同一声惊雷,在这片土地上炸响,彻底奠定了她“神童”的地位,也为林家披上了一层“书香门第”(伪)的光环。
这带来的声望和潜在好处,将远超一次竞赛本身。
夏日的喧嚣,仿佛被林家小院那扇破旧的木门短暂地隔绝在外。
院内,空气中还残留着林晓梅夺得全市数学竞赛桂冠带来的灼热气息。
那张鲜艳的一等奖奖状,被晓梅小心翼翼地贴在屋内最显眼的土墙上,与那张“技术革新模范”的锦旗并列,成为了这个清贫之家最耀眼的装饰,也无声地宣告着一种超越物质贫困的精神力量。
邻居们或真心或客套的祝贺声犹在耳畔,王翠花那夹杂着嫉妒与难以置信的扭曲面孔也仿佛还在窗外一闪而过。
但林向阳的内心,在短暂的欣慰与激动之后,却迅速被一种更深的渴望与紧迫感所取代。
晓梅的夺冠,如同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让他窥见了知识权威认可所能带来的巨大能量。
然而,这扇窗外的风景,却让他感到自身的贫瘠。
竞赛评委、区教育局教研员那些探究、赞赏的目光,在肯定晓梅的同时,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自身知识体系的“不合时宜”与“根基浅薄”。
他赖以生存的“信息差”和超越时代的“技术眼光”,在应对具体、底层的生存和技术难题时无往不利。
但若要真正融入这个时代,乃至在未来撬动更大的格局,就必须为这些超前的知识,找到一个坚实、合规,且能被当下社会所接受的“锚点”。
这个“锚点”,就是系统性的、符合时代背景的知识体系。
而获取这些知识最正规、最庞大的宝库,无疑是图书馆。
尤其是在这个信息闭塞、书籍珍贵的年代,图书馆的意义,远非后世所能比拟。
“哥,你看这个!”
第二天傍晚,卫国兴冲冲地从外面跑回来,手里挥舞着一本薄薄的、封面是《趣味数学游戏》的小册子,“我跟同学借的!他说里面好多题都可有意思了!”
林向阳接过册子翻了翻,内容确实浅显有趣,但对于他乃至晓梅而言,都已显粗浅。
他心中一动,状似随意地问道:“这书不错。你同学是在哪儿买的?”
卫国摇摇头:“不是买的,是他爸从区图书馆借的!他说图书馆里好多好多这样的书,还有讲打仗、讲科学的,堆得跟山一样!”
喜欢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