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长生三人离开洪荒的瞬间。
三十三重天外,紫霄宫中。
那副以周天星斗为子的棋盘,猛地一颤。一颗原本被死死压制,代表着“通天”的棋子,忽然变得虚幻,最终彻底消失不见。
道祖鸿钧那万古不变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波动。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整个洪荒天地,望向那片混沌虚无。
“终究还是……走出去了么。”
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听不出是喜是悲。
沉默了许久,鸿钧收回目光,重新落在那副残缺的棋盘上。
少了“通天”这颗最不稳定的棋子,棋局的走向,似乎变得清晰了许多。
但他知道,那只是暂时的。
那个最大的变数,虽然离开了棋盘,但他留下的一座山,依旧是这盘棋中,谁也无法撼动的“天元”。
“也罢。”
鸿钧轻轻一叹,眼神重新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漠然。
既然最大的变数走了,那么,有些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当——!
一声悠远绵长的钟声,毫无征兆地在洪荒所有圣人的心头响起。
昆仑山,玉虚宫。
元始天尊正闭目调息,闻听此言,缓缓睁开双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老师终于要出手整顿这混乱的洪荒了。
也好,省得某些不识天数之辈,整日想着有教无类,截取生机,将好好的洪荒搅得乌烟瘴气。
他身影一闪,便消失在玉虚宫中。
西方须弥山。
接引、准提二人正对着八宝功德池愁眉不展。自从小青大闹灵山,他们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连带着西方教的气运都受损不小。
听到鸿钧的召唤,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机会。
“师兄,道祖所召,必有大事。”准提面黄肌瘦的脸上,双眼放光。
接引那张苦哈哈的脸上也多了一丝盘算,缓缓点头:“走吧!”
两人化作两道金光,直奔紫霄宫而去。
三十三天外,娲皇宫。
女娲正在给兄长伏羲沏茶,听到钟声,动作微微一顿。
“道祖又要落子了。”她轻声说道,语气平静。
伏羲看着茶杯中沉浮的茶叶,那是陈长生所赠的悟道茶,他笑了笑:“棋盘就这么大,棋手却不止一个。道祖想下,也得看老师……让不让。”
两人心中明镜似的,此去紫霄宫,不过是当个看客罢了。
不多时,紫霄宫中,圣人齐聚。
元始天尊高坐一侧,神情威严。
老子闭目养神,仿佛万事不萦于心。
接引、准提愁眉苦脸地坐在角落,却不住地用眼角余光打量着众人。
伏羲与女娲兄妹二人则安然落座,神态自若。
元始天尊环视一圈,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咦?三弟何在?”他明知故问,语气里带着几分轻蔑。
“莫不是还在金鳌岛上,为他那些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讲那上不得台面的‘截天’歪理,连老师的法旨都敢不尊了?”
此言一出,宫内气氛顿时有些微妙。
接引立刻接话,叹息道:“元始道兄此言差矣。通天道友心系万灵,虽行事有些偏激,但其心可悯啊。只是……违逆老师法旨,确实不该,不该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仿佛在为通天惋惜,实则是在火上浇油。
老子终于睁开了眼,淡淡地瞥了元始一眼,又看了一眼接引,声音不带一丝波澜:“通天师弟,已不在洪荒。”
什么?
元始天尊一愣,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接引和准提脸上的表情也僵住了。
不在洪荒?那能去哪?
“大师兄,”元始天尊追问道,“三弟他……”
“他自有他的缘法。”老子说完这句,便再次闭上了眼睛,再不言语。
元始天尊心中翻江倒海。他原以为通天只是在金鳌岛上赌气,却没想到,他竟然直接离开了洪荒!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感涌上心头。那个永远跟在自己身后,扯着嗓子喊“二哥”的倔强身影,似乎真的渐行渐远了。
就在这时,高坐云床的鸿钧,终于开口。
“通天之事,暂且不提。”
他的声音一出,所有圣人的思绪都被强行拉了回来。
“今日召尔等前来,是为重立天庭一事。”鸿钧目光扫过众圣。
“巫妖量劫之后,天庭崩毁,天道秩序混乱,阴阳失衡,煞气滋生。需有天帝执掌天规,梳理阴阳,统御周天星斗,方可还洪荒一个清明。”
话音刚落,元始天尊便立刻站了出来。
“老师圣明!”他躬身一礼,随即朗声道,“天帝之位,关乎洪荒秩序,非德行高深、顺应天命者不可居之。”
“我阐教大弟子广成子,乃是盘古元神所化,福缘深厚,修为已至大罗金仙圆满,常年闭关静修,最是懂得上体天心。若由他执掌天庭,必能将天规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负老师厚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