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神域升级的消息传遍江南后,一场规模浩大的迁徙热潮迅速掀起。
江南地区无地的百姓们,听闻淞沪新增数千万亩土地,且每人可分得五亩良田,纷纷收拾行囊,拖家带口朝着淞沪赶去。
长江两岸,挤满了准备出发的百姓,老人背着破旧的行囊,妇人抱着熟睡的孩子,青壮年则扛着锄头、镰刀,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听说淞沪的新地可肥沃了,只要把盐分清掉,种上庄稼就能丰收!” 一位老农一边给牛喂草,一边跟身边的人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码头上,大量渡船及神佑帮的货船早已准备就绪,船夫们忙着招呼百姓上船。
“大家别挤,都能坐下!到了淞沪,就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地了!” 船夫高声喊道,声音里满是干劲。
百姓们有序地登上渡船,船舱内很快便坐满了人,连船板上都挤满了人,却没人抱怨,对他们而言,能前往淞沪分得土地,便是奔向了活下去的希望。
沿途的村镇里,百姓们自发地为迁徙队伍提供帮助。
有的人家拿出凉开水,分给路过的百姓;有的人家腾出房屋,让赶路的人歇脚;还有的青壮年主动加入迁徙队伍,帮忙照顾老人与孩子。
“都是苦命人,能帮一把是一把!” 一位村民一边给迁徙的百姓递水,一边说道。
这样的场景,在江南各地随处可见。
显然除了底层百姓互帮互助的传统,有神灵显灵,明确有功德能成神的说法,也起了很大作用。
所有人都知道帮人是有功德的,而讹人和不劳而获是有业力的,不仅神君麾下的阴神鬼差会惩罚,而且到了下面还未必能得好!
迁徙的队伍如同一条条长龙,朝着淞沪的方向汇聚。
据神佑帮统计,短短半个月内,前往淞沪的江南百姓便超过了百万。
陆昭云早已做好了准备,在新增的土地上搭建了临时安置点,安排阴神与管理人员接待百姓,分发农具与种子,指导他们开垦土地。
当第一批百姓在新土地上种下庄稼,看着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时,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终于有自己的地了!再也不用看地主的脸色了!” 一位中年汉子跪在田埂上,双手捧着泥土,声音哽咽。
就在江南百姓奔赴淞沪的同时,沈默也做好了前往西南的准备。
他在淞沪神域内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再次叮嘱陆昭云:“我离开后,中原的事务就全靠你了。
淞沪的移民安置要做好,辽东的防御不能松懈,电子学院的技术研发也要继续推进。”
陆昭云点头应道:“你放心,我一定会打理好中原的一切,等你从西南归来。”
随后,沈默挑选了一批精锐阴神 —— 沙西金、白灵嗣等经验丰富的阴神悉数在列,再加上秘书李雪,组成了前往西南的队伍。
他动用自己的功德和香火,顺手将陆昭云的所有神级提到从七品,以便应对紧急情况,又将淞沪神域的管理权限暂时移交,确保自己离开后神域能正常运转。
出发前夜,沈默站在神佑山顶,望着下方灯火通明的淞沪城。
百姓们的欢笑声、工厂的机器声、学校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充满生机的乐章。
沈默暗暗思量,中原的根基已稳,接下来,就是给自己和神佑帮开辟新的战场,也顺便拓展中原的生存空间了。
圣光教、拜火教等异神扶持的势力等着本神的到来吧!
这时李雪走了过来,朝着沈默行礼后说道:“神君,该出发了!只要在西南建立稳固的信仰,咱们随时都可以通过信仰通道返回!”
沈默转身扭头看向漂浮在神佑山山腰半空的阴神鬼差们,发现下方排着横百竖十的方阵。
前方穿着官袍、铠甲的八九品阴神打头,后方作手持长枪身着甲胄或文士服装扮的鬼差。
灰色阴气带着微弱的阴风在整齐的阵型中环绕,将下方阴神鬼差们的衣服吹得翩翩飞舞。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开辟新区,立功受赏的憧憬。
沈默大手一挥,朝下方命令道:“诸位兄弟,出发!”
沈默带领阴神们出发了。他们化作一道道流光,朝着西南方向飞去。
飞过高耸的山脉,越过弯曲的河流,下方的景象渐渐变得荒凉。
随处可见的硝烟痕迹,成片的荒地无人开垦,破旧的村落里看不到多少人烟,偶尔能看到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扛着木质农具在田地里艰难地劳作。
“看来西南的百姓,日子比辽东还要苦啊。” 沙西金看着下方的景象,语气沉重地说道。
沈默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这正是我们前来的原因。一定要尽快开辟神域,改善西南百姓的生活,让他们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阴神们纷纷颔首,加快了飞行速度。
西南不仅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可能还有未被清理的邪祟,甚至还有列强的势力渗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