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当即上路,韦一笑也不再隐藏行迹,与三女并肩而行。
一路上,他时而试探三女的武功底细,时而询问江西明教的发展情况,三女都一一作答,言语间对岳再兴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数日后,龙兴府城墙已然在望。
这座曾经灰败不堪的城池,在岳再兴五年的治理下,已然焕然一新。
城墙加固加高,城楼上旌旗招展,守城士兵精神抖擞,城门口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个个面带红光,与浙江一带百姓的麻木惶恐形成鲜明对比。
韦一笑看着这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禁感叹:“岳再兴果然非同一般,能将一方土地治理得如此兴旺。”
进入城中,更是热闹非凡。
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行人往来如织,有中原汉人,也有各族百姓,彼此和睦相处。
不时有一队队巡逻士兵走过,军容整肃,纪律严明。
“岳大哥常说,民心所向,大事可成。”周芷若看着韦一笑惊讶的表情,微笑道,“若要反元复汉,必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韦一笑默然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从起义反元,治国理政来看,他韦一笑的确不如岳再兴。
来到都督府前,守门士兵见到周芷若三女,立即行礼:“周姑娘、杨姑娘、殷姑娘回来了!”
周芷若点头问道:“岳大哥在府中吗?”
“大帅正在书房与常将军议事。”
“常大哥也回来了吗?”
周芷若惊讶的问道。
侍卫点了点头:“常将军是三日前到的。”
三女领着韦一笑径直入内。
府内布局简洁大气,往来官吏、将士各行其是,秩序井然。
书房门开着,只见岳再兴正与常遇春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商议着什么。
岳再兴一袭青色道袍,纤尘不染,面容俊朗,风度翩翩,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宗师气度威严。
“岳大哥!”三女齐声唤道。
岳再兴抬起头,见到三女,眼中露出温和笑意:“回来了?事情办得如何?”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韦一笑身上,微微颔首:“这位想必就是青翼蝠王吧?久仰大名。”
韦一笑打量着岳再兴,只见对方年纪虽轻,但气度沉凝,目光如电,显然内力深不可测,当下也不敢怠慢,抱拳道:“韦一笑见过岳教主。久闻教主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岳再兴眸光一闪,韦一笑的称呼代表的意思可不一般。
他谦逊一笑:“蝠王过奖了。芷若,你们此行可还顺利?”
周芷若便将此行经历详细道来,从探查元军布防到潜入赵家堡,从获取六大派行动计划到偶遇韦一笑,一一禀报。
岳再兴仔细听完,点头赞许:“你们做得很好。这份情报对我们至关重要。”
他转向韦一笑,正色道:“蝠王,明教如今四分五裂,实非天下之福。岳某不才,愿担起统一明教、驱逐鞑虏的重任,不知蝠王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韦一笑沉吟片刻,道:“韦某一生快意恩仇,不服管束。但若岳教主真能解我寒毒之苦,韦某愿效犬马之劳!”
岳再兴朗声笑道:“好!蝠王爽快!寒毒之事,简单,蝠王请坐。”
待到蝠王坐下之后,周芷若三女和常遇春在门外给他们护法。
岳再兴运转九阳神功,为韦一笑驱逐寒毒。
因为有帮助张无忌的经历,此事对岳再兴而言早已驾轻就熟。
寒冰绵掌的寒毒比起玄冥神掌又差的远了,故此仅仅两个时辰,韦一笑体内的寒毒便尽数被驱逐。
剩下的便是好好温养经脉,恢复功力。
感受着体内消失不见的寒毒,久违的温热之感让韦一笑如在梦中。
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向岳再兴躬身行礼。
“自此之后,韦一笑这条命就是教主的了!”
岳再兴将他扶起,目光真挚热忱。
“我所求者,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有蝠王相助,大业必然可成!”
是夜,岳再兴设宴为韦一笑接风,也为周芷若三女庆功。
席间,众人商议如何应对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事。
岳再兴道:“杨逍虽与我不和,但毕竟是明教中人,不能坐视不理。我打算亲自前往光明顶支援杨逍。”
韦一笑对岳再兴的魄力愈发敬佩,杨逍与岳再兴乃是对手,岳再兴竟然愿意支援他,单单是这份义气,就值得他韦一笑相助!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事,背后有鞑子的挑拨,为的是分化江湖力量,打压圣教。”
“但这对圣教而言同样是机会。”
“趁着我赶赴光明顶,鞑子的目光必然聚集在光明顶那边,如此我们便可兵分两路,一路由遇春兄弟率领,趁元军注意力被江湖纷争吸引之际,按原计划东进皖南、浙西。”
“另一路由水师入长江,伺机攻去集庆等地。”
常遇春抱拳道:“大帅放心,遇春定不负所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