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晨曦初绽,我与上官连城悠然漫步,一同来到了颍州城外那闻名遐迩的三里坪小亭。
恰在此时,一辆装饰典雅的马车,缓缓停在了小亭之畔。
紧接着,侍女恭敬地将马车上的妇人小心翼翼地搀扶了下来。
妇人缓步来到我身前,微微屈膝,优雅地说道:“臣妇参见公主殿下,愿殿下万福金安。”
我面带微笑,温和地回应:“夫人免礼。瞧夫人气质不凡,想必出身名门,不知夫人尊姓大名?”
妇人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殿下唤我朱夫人即可,能得殿下召见,实乃臣妇之荣幸。”
我微微挑眉,好奇地问道:“不知朱夫人特意将我约到此地,所为何事呢?想必是有要事相商吧。”
朱夫人听闻,目光轻轻扫过站在我身旁的上官连城。
我心领神会,赶忙说道:“朱夫人,无妨,这是我的挚友上官连城,为人忠诚可靠,无需避嫌,夫人但说无妨。”
朱夫人轻轻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好。实不相瞒,我约殿下出来,是与那震惊朝野的汴京之战有关。”
我神情一凛,赶忙说道:“劳烦朱夫人细细道来,此事关系重大,还望夫人知无不言。”
朱夫人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朱家多方打探,得到消息,那汴京之战,原本不该败得如此惨烈。
实是有人暗中将军中机密,偷偷传递给了迦叶国,致使我军陷入绝境。”
我心中一紧,赶忙追问道:“朱夫人,如此大事,可有确凿证据?这可不是能随意乱说的。”
朱夫人神色笃定说道:“正是收集到了铁证,妾身才敢如此断言,否则怎敢在殿下跟前胡言乱语。”
我心中疑惑顿生问道:“可我实在不解,您为何要将此事告知我呢?这其中缘由,还望夫人明示。”
朱夫人微微一笑说道:“殿下在京城的种种义举,早已传到了颍州。
我与我家老爷商议过后,皆觉得殿下心怀天下,是值得信赖之人。
而且如今陛下身边奸佞已除,正是需要殿下这样的贤能之人辅佐。”
我微微点头问道:“那现在还请夫人告知我,到底是何事导致了这场大败?”
朱夫人眼中闪过一丝痛惜说道:“是那童监军,竟将当初我军进攻路线的重要消息,传递给了迦叶国的大王子。
致使我军先锋小队,在那峡谷之中遭遇埋伏,全军覆没。
而这先锋小队,便是威名远扬的薛家军啊!
哎……
汴京之战,薛家军全被当做了先锋部队,浴血奋战,死伤无数,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听闻此言,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上一世也是因为有人出卖消息,才导致连续三次大败。
想来这姓童的监军,怕是早已跟随父皇一同去了迦叶国。
只是这童监军背后之人,错综复杂,看来只有等回京之后,方能着手彻查。
我赶忙问道:“朱夫人所说的证据,究竟是什么呢?”
朱夫人说道:“我族中有人曾在营中担任记录官,他发现童监军经常有秘密书信往来,心生疑虑,便偷了几封出来,而后匆忙逃回族中,将书信交给了我家老爷。”
我追问道:“这信如今还在朱老爷手上?那您的族人呢?”
“族人已被妥善送走,若有一日殿下需要他作为证人之时,自会将他寻回。”
我感激地说道:“那便多谢朱夫人了。只是这信,夫人打算如何给我呢?”
“明日我就派人将信混在他物之中,送至驿站。劳烦殿下亲自去拿,以免节外生枝。”
我再次道谢:“那便多谢朱夫人了,夫人思虑周全,令人钦佩。”
“已将我所知之事告知殿下,我也该回去了。殿下,民妇就此告辞。”
我微微欠身,说道:“朱夫人走好,一路顺风。”
朱家大夫人离去之后,我转身向上官连城问道:“你觉得她所言,可信度有多高?”
上官连城沉思片刻说道:“消息被卖之事,恐怕确有其事。只是她所说信是由族人所盗出,这其中可信度,还需斟酌。”
我点头道:“嗯,我与你想法一致。只是我好奇的是,为何薛楼皖对此事只字未提?”
“朝野内的诸多事宜,我向来甚少打听,我的职责唯有保护好你。若你想知晓答案,恐怕得等回京之后,亲自问问他了。”
我点了点头:“也是,颍州之事,基本已了。等拿到朱夫人给的信之后,我们便启程回京。一月之期又即将来临,我得先去雪山,拜见师父。”
翌日,阳光明媚,一个身着素袍的布庄老板,迈着匆匆的步伐,来到驿站大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昨日公主殿下在我布行选购的料子,今日草民专程将料子送上门来,请殿下验收。”
我心中明白,看来这布庄应是朱家的产业。
我微笑着收下了布庄老板送来的布匹,随手赏赐了他一锭银子,而后抱着布匹,转身回到屋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