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且说说,你究竟有什么打算?”
李皓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一气化三清后,贞德帝的实力很有可能已经达到了二品渡劫境,不过若只是如此,想要杀掉也不是办不到。
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他身上所携带的国运,因为这个监正和院长都不能动手。
其余人也需要顾及,可能遭受到的国运反噬。”
怀庆秀眉微蹙,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不必与我说这些弯弯绕绕,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你到底有什么办法便是。”
李皓解释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无非就是学一学殿下的老祖宗,来一次清君侧好了,到时殿下登基称帝。”
怀庆心中已然有些意动,可嘴上依旧倔强道:“荒谬至极!这天下哪有女子当皇帝的道理,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李皓见状,笑着劝说道:“公主此言差矣,这皇位本就该是有德者居之,殿下本就身具太祖血脉。
如今局势危急,若公主能登上帝位,以公主的聪慧与果敢,定能整顿朝纲,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再者,为陛下报仇雪恨,亦唯有此路可行啊。”
怀庆听闻李皓之言,装样子的沉默了一会,才继续开口道:“你且说说,这清君侧之举,具体该如何施行?”
李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道:“如今恰有一个绝佳的机会,云州之地,藏着殿下诸多亲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皇位,多年来一直暗中筹备。
一旦他们发动叛乱,声势必定浩大。届时,让殿下的人负责前去平叛。
只要手中握有足够的兵马,清君侧之事,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怀庆微微皱眉,问道:“云州之事,我倒是有所耳闻,听闻那里有一位二品的术士坐镇。
只是前些日子你跟魏公刚挫败了他们的阴谋,他们难道还敢这么快就有所动作?”
李皓神色一凛,说道:“当然会,因为如今这位陛下,会暗中推波助澜,帮着他们发动叛乱。
镇北王要在楚州屠杀百姓凝练血丹,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那残忍的私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削弱国运,好为贞德帝篡夺国朝做准备。
可如今魏公去了楚州,楚州定会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元景帝想要削弱国运,挑动云州反叛,便是他手中最好的棋子。”
有了李皓给出的肯定答复,怀庆立马便打定了主意,可以提前来安排这事,他到底还是有些自己人的。
同时青州那里还待着一个杨恭,必要时候也是能做为助力的存在。
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怀庆在平静的外表下,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楚州从忙碌转为了平静,之前在镇北王消息外泄之后,魁族和蛮族便联合进行了一次进攻。
幸好楚州城防坚固,又有天谛会和打更人衙门的一众金锣在,虽然质量赶不上,可架不住数量在那。
再有道门精通的阵法,硬是抵挡住了魁蛮联军的攻势,将他们死死挡在了楚州城下。
直到魏渊赶到,这位声名远扬的人物,旗号一现,魁蛮两族便如惊弓之鸟,当即撤军,没有留下丝毫隐患。
安定了地方以后,他便立马找到了金莲,一方面是从他那里,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故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他的玉石小镜,及时跟李皓取得联系。
然后他便知道了,李皓竟然在蹿腾怀庆当皇帝的事,不由无语道:“你这是在害公主的,因为这样会使公主成为众矢之的。”
李皓闻言调侃道:“你这态度可是有些重男轻女了,实在是不够可取,谁说女子不如男。”
要是面对面的话,魏渊只怕一巴掌就已经拍出来了,让李皓这么信口雌黄。
可是这距离十万八千里,他也是有心无力,劝不了那就不劝就是。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也不知道元景帝到底安排了什么,反正云州的叛乱瞬间爆发了。
云州城在顷刻间便易了主,新上任的布政使于乱军之中血溅当场,当场殒命;而新任都指挥使却侥幸逃过一劫,一路仓皇逃窜,径直奔入了青州地界。
青州作为云州叛军出击的首要目标,一开始便派出了全精锐之师。
杨恭站在远处眺望,只见那叛军个个装备精良,铠甲闪耀,手中的兵刃寒光逼人,一身行头几乎能与禁军相媲美。
京城这边,得到的消息还是青州传来的二手情报。
消息一到,朝廷上下顿时乱作一团,立马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
而在怀庆这边,随着云州叛乱的消息逐渐明晰,她深知时不我待,当即加快了筹备的步伐。
她开始与亲信们日夜不停地商讨平叛策略,从兵力的合理调配,到粮草的充足供应;从与各方势力的联络协调,到战场上的战术安排,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权衡、斟酌再三。
同时,她时刻密切关注着青州杨恭的动向,通过一封封密信往来,确保双方行动能够默契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