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述说话的语速不慢,却是咬字清楚,逻辑鲜明,思维敏捷。
将前因后果,一趟说了清楚。
此人善辩。
宋问敲着戒条问道:“那该是谁的错?”
冯文述撇嘴,扭过脸行礼道:“是先生说的对。我等之前多有误解,谢先生提点。”
还是不服。
知道的多一些,也不足以弥补先前的嫌隙。
宋问撑开半阖着的眼皮,忽然发出声冷笑,有些渗人。
众生不解。
宋问摊开手问:“可还有异议啊?”
又是这个问题。
众生间略有骚动,互相对视,以做确认。
总归还是更相信自己一些。冯文述仰头道:“先生莫非有异议?请直言。”
宋问道:“异议?若此事分对错,方有异议。可听你们所言,我只判真假。”
冯文述低头重新思索了一遍,觉得自己所言并无纰漏,便道:“莫非,我说错了?”
“我不知你们所言是对是错。”宋问紧盯着冯文述道,“可你们所为,错。”
宋问站起来,指着他们道:“错错错!全错!”
等她再次睁开眼,看见的,是她“娘”。
她娘是一个相当漂亮的人。
所谓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只可惜,她不常笑。
这样一位出口可成诗,低眉可吟赋的才女,带着她,住在一个画风与她们格格不入的小乡村里。
五年后,宋问成功五岁了。
那日,她娘亲给她换了身衣服,便一言不发的牵着她出门。
她们路过一片芦苇塘。
宋问偏头望去。
芦苇被风压低了一片,如浪潮般层层铺去。
芦苇塘的另外一面,是一条小溪流。
宋问扯了她娘的衣袖道:“娘,我想喝口水。”
美人娘蹲下身,摸了摸她的额头,问道:“饿了吗?”
她已经一天没吃东西,当然是饿了。
只是时间过去太远,无论是当时的感觉还是感情,她都记得不大清楚。
宋问独自下了芦苇塘。
走到一半的时候,回首顾望。
那是一副无声的场景,永远刻在她的心口。
她娘亲站在路边,与她四目相对。
将块玉佩放到地上,然后转身离去。
宋问急忙回头去追,可待她到了岸边,已经没人。
她在路边侯了一晚。
等残阳落下,等日出汤谷。
仰头眺望混沌天际,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能如此迅速的成为一名遗弃儿。
翌日晌午,一矮胖的中年男人急急驾着马车来到她面前,对她说:“我是你爹。”
宋问答:“我还是你娘呢!”
胖砸眼中翻滚的热泪一滞,差点倒回去。
又在岸边侯了一晚,她娘亲的尸首方被找到。
那老胖商贾,将她娘亲好生安葬,随后带着她去了江南。
宋老爹着实待她很不错,也的确是她娘的旧识。
只不过,宋问始终不能接受那是她亲爹。
因为差距实在是太显著了。
共处多年后,那违和感越发明显。
颜值上,身形上,以及。
智商上。
此刻,她正狼狈跪在宋家祠堂里。
面对一干列祖列宗,她觉得自己跪得颇有些不明不白。
要说原因,得往前倒半个时辰。
彼时她正在花坛喂鱼。
一声突如其来的呼喝,打断了她闲静的情调。
“宋问给我滚出来!”
宋老爹手执家法,一身狼狈的冲进后院。
一眼扫见,追去,对着她毫不犹豫抽去一鞭:“你又给我出去惹事!”
宋问手里抓着鱼食,来不及跑,迅速跳上一旁假石,占领高地,回道:“弟弟都可以出去,我为什么就不能出去?”
宋老爹又探手抽去,骂道:“你弟带把!你带吗?”
“我弟带把怎么了?我敢带个带把的回来,我弟敢吗?”宋问吃痛嚎道,“他要是带个带把的回来,我看你怎么活!”
“哎哟……哎哟我的老命。”宋老爹拍着胸口喘气,“不孝子,怎么就出了这么个不孝子?”
他现在就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这春耕之际,你去霍霍人家牛老二,你是想弄死谁啊你?牛二他媳妇过来,差点没弄死我!”宋老爹掀起自己的衣袖,“你瞧!你自己瞧,我这把老骨头给拧的!”
宋问道:“你连人媳妇你都打不过,你也就打打我了。”
宋老爹回呛道:“你连人媳妇都不敢欺负,也就欺负欺负你爹我和那老实牛二了!”
“那不叫霍霍,那叫嫁接。等人西瓜长出来了,三跪九叩都不够谢的。”宋问哼道,“有本事,来日你去找他媳妇,拧回来啊!”
“我看是你三跪九叩都不够赔罪的!”宋潜喊道,“那牛二不过一小小佃农,种两亩薄田勉力糊口。好容易碰上几个风调越顺的年月,仗着他信你,你就这样戏弄他?”
“不容易我才帮他啊,科技致富!他是第一个试点,会流芳百世的那种!”宋问郑重声明道,“而且我说了那不叫霍霍,那叫指点迷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