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没记错的话,好像就是这个名字!要不我待会打电话再问问?”
这下、不光是崔胖子满脸疑问,就连崔母也是一头雾水。
崔爸也不解释,匆匆上楼抱来了一本厚厚的书籍、大开本。
一边翻页、一边给两人解释。
“半年前、老家来人和我商量,希望能重修宗祠、还要重新编撰族谱,说是有50多年没有翻新过。这是大事、我当然非常赞成,还捐了不少钱。希望族内老人好好统筹安排,我在外面无法出力、只能捐点钱。我虽然年纪比那些老人年轻、但我的辈分在那里,很多古稀老人都得叫我太祖、隔了好多辈。”
翻到族谱的后面部分,
“你们看,这是你爷爷、崔大成,45岁成家、46岁生的你大姑、49岁生你二姑、51岁生的是你三姑,54岁时才生的我。你看这里、写的就是三元观俗家弟子。”
“你爷爷一生无病无灾、终年88岁,是位长寿之人。你看这里写的是坐化、按老爷子自己的要求写的,而不是享年或终年。”
对于爷爷、崔胖子印象不深,那时候自己还很小,似乎还真是身体一直很好、性格也开朗。
“你看、我爷爷就不是三元观俗家弟子,18岁就成了家、享年63岁。”
“我爷爷的父亲,也是三元观俗家弟子、也是45岁成家,最后也是写的坐化。”
“前面我就不翻了,我们这一支还有多位老祖宗都是三元观俗家弟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一支人的辈分特别大,虽然我从老家出来了、但是在老家我的威望还是很厉害的。是他们的祖宗辈!”
崔爸说到这里、还有些自豪。
“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老家附近、三元观的名气很大。有几个原因、还是现在族长的儿子在我年轻的时候告诉我的。他比我大五岁、叫我太祖,他当时很羡慕。一是俗家弟子都很聪明,也不知道是当俗家弟子后才变得聪明、还是只有聪明的才能当俗家弟子;二是附近的三元观俗家弟子大多是一生无病无灾、反正周围村子里的都是这样;三是俗家弟子的力气非常大、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俗家弟子的家庭虽然不富裕(好像还真的没有富裕的),但不会有忍饥挨饿的情况出现。”
“俗家弟子虽然都是45岁才能成家,但都不怕找不到媳妇,口碑很好。因为我们村和周边的俗家弟子家庭、从来没有传出过有夫妻吵架、更别说是打架的,都是一家和和睦睦,因此都是周边姑娘的首选。”
崔父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大都市打拼、平常也很少回老家。所以崔母和崔胖子都是第一次听说、有些目瞪口呆。
“我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那些俗家弟子一辈子都保守这个秘密、哪怕是子女都不会告诉。我都不知道三元观在哪里?我也只知道是在凤荡山的最深处、是我爸的原话,除此之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关于三元观其它方面的内容。”
崔胖子一开始就有些忐忑,反倒是听了父亲的这些话有些意外收获、相信父亲会同意。但是一直追问谈朋友的母亲这边、难度加大了!那可是家里的“老佛爷”,崔胖子内心更加犹豫。
“我该怎么办?元周你也没告诉过我这些!”
“难道道家的规定这么严?可是现在都是新时代了、都相信科学、谁还会去相信这些?”
崔母发现崔胖子低头、在暗自嘀咕。
“儿子、你嘀咕啥呢?”
崔胖子一边轻声说着、一边在不停地观察父母的表情变化。
“爸、妈,您儿子也有机会成为三元观的弟子、不管是俗家弟子还是正式弟子都可以,您俩会同意吗?”
“行!”
“不行!”
果然如此,完全不同、截然相反的两种答案。
崔母立马强烈反对、站起来手指着崔胖子。
“我自己28岁才生的你,你45岁才结婚,我都不知道、能不能亲眼看到我的孙子?不行、绝对不行!”
“几年不在我跟前、翅膀长硬了?”
刚开始听到说公公是俗家弟子、才恍然大悟,难怪身体一直硬朗,自己做媳妇的确实幸运、还觉得不错,自己的婆婆身体一直不太好、那几年的照顾可是把自己累坏了。可一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可绝对不行。
不像古时候,缺衣少穿、吃不饱饭。现代科学进步飞快,多保养、定期检查,加上良好的生活习惯,未来无病无灾也完全可以做到!
崔父好歹将崔母安抚住,也不敢再说同意。
“你先说说是怎么回事?”
看到老母亲一直瞪着眼看着自己,崔胖子心里有些虚。
“我这不是太胖吗。我在米国报名参加了多次的减肥训练班、平时也在加强锻炼,但是效果不明显。除了挨饿、不吃饭这个法子,几乎其它的都用过了。,元周跟我说这样下去很危险,也判断可能是我的某些经脉、、、”
一看崔母的脸色急剧变化,崔胖子连忙解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