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老尚书的心始终都是吊着的,倒霉孙女折腾出来的就没小事,这么多年看过来,哪件事都让他老人家惊心,可叹定国候个倒霉催的惹谁不好,非得惹。
池二郎心说再坏也坏不到哪去了,反正失德的名声传出去,他在京城也就相当于混不下了,官位别说升,不降就不错了。
还带累子女,将来说亲,做官都因为有个失德的父亲而被连累。还能坏到哪去呀,想通了就坦然了,大不了带着老婆闺女儿子去做大地主好了,反正夫人的财力还是不错的,这么正经的朝堂上,池二郎在想着做小白脸的事情。紧张就稍微的差了些。
那么一张蜘蛛网一样的家族图谱上,满京城的人家就没有一户,没让这位华府娘子给扣上一个失德****的帽子的,
别说像池二郎这样八竿子打不到的叔侄成亲,竟然还有同性成婚,祖孙成亲,叔侄共嫁,亲姑姑死了亲侄女嫁过去的都有,难得这位华氏有这个耐心,拐十八道弯都能给联系上,怕是多少人家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门拐着弯的亲戚呢。
尤其是看到姑侄共嫁的时候,圣人那是真的恼了,这种事情宫里才最是乱吧。尤其是到了最后,前朝,前朝的前朝,连三皇五帝的族谱都要被这位华府娘子说道上那么几句,能说这位华氏熟读诗书史书吗。
能说还算她知道厉害,只写了前朝的,没写他大梁皇族的吗。好久没被人气的这么肺疼了。
圣人一腔的怒火对着池二郎:‘大胆。’
华老尚书率先跪在地上了,不是他老人家没有骨气,实在是对这位孙女了解太深,怕是不能善了。
华老尚书跪地上了:“老臣知罪。”
华大老爷同华二老爷还有池二郎跟着跪地上。
圣人有些不想讲情面了,这个知己不错,可闺女太闹腾,不懂事:“华爱卿你可知罪。”
华侍郎:“还请圣人明示,臣惶恐。”
圣人头一次对着爱卿拍桌子:“既然不知道罪在何处,因何而跪。”
华二老爷扣头:“回圣人,微臣随父亲而跪。”
圣人纠结了,这位爱卿之所以被他看重就是因为重情义,不光是疼宠儿女,对长辈更是如此。
再看看老尚书,连华爱卿都不知道这里面什么东西,估计自家老尚书肯定不知道,而且依着自家老尚书的老奸巨猾,这种东西肯定到不了他的玉案上。
华家养出来一个胆大包天的小娘子,怕是老尚书心里是知道的,总算是知道为何老尚书每次看到这对父女就要眉头深锁了。
圣人还记得这位华府娘子要回京城的时候,自家老尚书愁眉不展的样子,
杜老丞相就曾当着他这个圣人开过玩笑:“大人,池守备好歹也是你华府的娇客,如今池守备回京任职,您怎么就这副样子,莫非对这位孙女婿不太满意。”
圣人都跟着笑了,自从圣旨下去之后老尚书的神情确实太过苦涩了些。
老尚书当时一声长叹,神情忧郁,都没有怎么在意他这个圣人呢:“孙女婿还是不错的,我是老了,不愿意在操心了,让老二折腾去吧,眼不看心不烦。”
可见老尚书对孙女婿并没有不满意之处。如今看来老尚书分明对孙女忌讳呀。这样的孙女别说忌讳,就是放在皇家,怕是都容不下,这都敢同全天下为敌了。
他家夫君被人黑了,人家不报仇了,不计较了,不过把满京城的勋贵人家都给抹黑了,现在好了大家一起黑,看谁还敢嫌弃谁。
当真是超凡脱俗的高招,这就相当于悟空的金箍棒捅破了天庭呢,明白这里面的事情,跟华府自然就没法撒气了,
可总要有个承担雷霆之怒的,把那么大一张白纸团吧团吧砸像池二郎,:“池邵德,你怎么说。”
雷霆之怒。
杜丞相一张苦脸,天子一怒浮尸百里这话可不是说假的,华府这是做什么呢。
老尚书在朝堂一辈子了,从来没有惹怒过圣人呢。
池二郎看着手中的东西,苦笑,还真是大手笔,都是夫人的亲笔手书,怕是一夜没睡觉吧。
这个时候池二郎想的竟然是心疼芳姐,这东西多熬神呀,费脑子的很。而且很窝心,除了至亲谁肯为你同天下为敌呀。
夫人这事冲冠一怒为了他呀,竟然有点美滋滋的。
然后才扣头回话:‘臣无话可说。’这是认了。
圣人气的都坐不住龙椅了。这华氏没扯上皇家的乱七八糟那是给他这个圣人面子,可自己一个圣人对着的一群大臣都是鸡鸣狗盗之徒。他就能清明到哪里去吗,哪里来的刁妇,怎么敢呀。
抖着手指头指着池二郎:“你竟然还敢这么说。”这样的刁妇你怎么就容得下呀,给男人惹了多少的祸呀,这要是传出去,你池府就是通天彻的本事你还能在朝堂上混吗。还能在京城立足吗。休了都是便宜他,就该直接把刁妇给剁了。
看看边上的华爱卿,圣人把话忍了,刁妇是华爱卿的闺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