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灵武军,又哪里抵挡得住南青兵锋,危难之际,顾氏旁系有少年英杰横空出世,带着灵武军数次打退南青兵锋!
再加上南青北伐之攻势被临王陈鸿哲用计打败,陈鸿哲甚至率领着临州军追出梅川道,那架势,似乎真要一战灭了南青似的。
南青皇帝连忙遣使临州,与当时御驾亲征的齐睿签订了数条盟约并赔款,这才让陈鸿哲引兵退还。
而灵武军自然也是因此得以留存下来,甚至在战争中壮大了不少,而齐睿得知了武州战事之后,则是封了那顾氏青年为都督,这便是今日的灵武军都督:顾谚承!
而二十年过去了,南青一直遵循着双方的盟约,虽然小有摩擦,但也没再对灵武军有过任何行动,难不成…………
宋弘和姚庭都是心中一跳,该不会南青终于还是对灵武军出兵了吧?但二人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要知道,当今世上,若说兵法大家,军事能力顶尖的人,除开临王陈鸿哲与南青几位老将之外,就属灵武军都督顾谚承为最。
而南青的那些老将军自然是守在梅川道口,以防陈鸿哲南侵,况且他们年事已高,并不适合长途跋涉,灵武军所辖之地山脉错综复杂,而且还是南方沙漠,沙尘漫天。
那些老将军若是千里跋涉而去,估计连一仗都没打,就得去了半条命!所以南青不大有可能在此时对灵武军有什么军事行动。
就在二人讨论之时,场中的声音忽然停了,皇极宫中变得安静无比,二人并未抬头,只是与众臣齐齐躬身下拜:
“臣等参见圣上!!!”
“免礼!!”
齐睿缓缓落座,他眉头紧皱,似乎心中不安,众臣重新站直了身子,这回没等一旁的甄公公喊什么“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了,他直入正题,高声道:
“众卿可知,朕今日召集朝议,所谓何事?”
闻言,心直口快的太尉祖樾当即开口道:“圣上还是莫要卖关子了,究竟是何等大事,竟然连老臣这把烂骨头都叫来了!”
太尉祖樾,四朝老臣,功勋卓着,比之辛弘量的资历还要更老些,也是为数不多没用受齐睿政令打压的武官。
听到他的话,齐睿也不恼,反正祖家早已脱离权力中心,祖樾也只是个行将就木的老头罢了,他尊不尊重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祖公莫要心急,想必诸卿也想到了……就在前日,南青皇帝遣使入京,言灵武军不顾盟约,出兵突袭武州各郡,要朕给他一个交代,众卿以为如何啊??”
此话一出,场中哗然,就连沈枞都有些意想不到,他当然知道南青使者入了京,可实在没想到居然是因为这件事!
顾谚承疯了?居然在如此敏感的时机出兵,虽然二十年前的所谓盟约其实是来约制南青的,可你这么明目张胆的出兵,那名不正言不顺的,不是给别人把柄吗?
辛弘量闻言,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层,只是战事结果如何,他们还不知晓,可南青皇帝已然找上了门,若是不给一个交代,若是引起两国冲突,到时可就追悔莫及了!
于是他踏出队列,躬身行礼道:“臣有本奏!!”
“讲!”齐睿点了点头,这就是辛弘量时常对自己不敬,但自己从未处罚过他的原因,因为有什么事这老头是真敢说啊!
“臣以为,楚青盟约乃是陛下亲自应允,而南青也遵守盟约,年年贡大楚岁币,如今灵武军未受军令,擅自出兵,破坏盟约,此为不义,陛下该令顾谚承退兵,以安南青之心才是!!”
这番话一出,场中所有大臣皆是面面相觑,连沈枞也是皱了皱眉,辛弘量这番话说的是不是有些太……怂了?
人家南青皇帝问到门前了,你就立马把自家将士召回,然后美名其曰给对方一个交代?这像什么话?大楚的颜面何在?
果不其然,立马就有人出言反驳他了,说话的是太尉祖樾,在场之人也就只有他比辛弘量资历更老了。
“辛大人此言谬以,那楚青盟约你我皆明白具体究竟为何,永平以来,明、武二州就是我大楚之疆土,之后才被南青人夺了去,顾谚承收复故土,何为不义??”
说着,他也对着齐睿行了一礼,一字一句道:“臣以为,陛下可令宁州都督率军南下,出朝斜道接应灵武军,收复明、武二州,以彰我大楚兵势之威!!”
辛弘量闻言,立即反驳道:“不可,大楚与南青已然和平共处二十年,若是贸然挑起战事,宁州百姓必遭波及,若是引得南青三度北伐,让我大楚民众再度陷入战火之中……”
可还没等他说完,祖樾就立刻打断了他:“胡说八道,南青人本就贼心不死,近年来于边境小动作不断,辛大人是不是太过天真了,不过也是,你不通兵法,可以理解,但陛下,绝不可令顾谚承退兵啊!!”
这话就有点无赖了,辛弘量差点气的吹胡子瞪眼,可他确实不懂兵法,难道还真和祖樾争论这些,而且南青近年来的小动作他也知道,只是他见过浮尸千里,血染山河,那样的惨状,是他决计不想再见到的场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