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林桐扶着方景龙大师一起,邀请那些后面的乐者们站在前面,向大家展示了一下这些已经称为非遗的国乐乐器。
主持人蓝菲儿走上来,一脸喜气的说道,“国潮华夏,咱们的国乐为我们的节目打响了第一枪,而且还是响亮的一枪,感谢方景龙大师,也感谢我们这些年轻的乐手们,为我们带来了这么棒的一首音乐!”
方景龙带着自己的弟子离开了舞台,舞台上只剩下了蓝菲儿和林桐两人!
“当然,最要感谢的自然就是这首歌的作者,林桐先生了!”
林桐微微颔首,说道,“主持人太客气了,如果没有方景龙老师,我也不会想到创作这么一首《琵琶行》来,都是方景龙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的功劳,我只是一个工具人而已!”
蓝菲儿看着如此谦逊的林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道,“林桐先生还是那么的低调谦逊,这首歌相信让很多的观众都领略到了国乐的精彩,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非遗作品的发布环节,让我们用新潮的目光来欣赏最新潮的非遗作品。”
一项项让人眼花缭乱的非遗作品不断的出现,而且配合着最新潮的方式,有歌舞,有说唱,还有话剧的方式,将一项项非遗产品都给表现了出来。
而且这些非遗作品,都曾经在华夏的某一部电影中出现过。
很多观众都发出了惊讶的呼声,没想到咱们华夏的电影中,还蕴藏着这么多的宝贝没有被挖掘出来啊!
不但全场观众看得眼花缭乱,就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是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而且有一些小时候曾经见到过的东西,也让他们惊叫出声,一下子就让他们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一直,到了最后一项非遗作品。
陈斌和蓝菲儿再次回到了舞台上。
陈斌有些感慨的说道,“接下来的这个非遗作品,可以说是华夏文化的代表之作,也是华夏电影的开山鼻祖,那就是在1905年,由京城的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的华夏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山》。”
蓝菲儿笑着说道,“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电影《定军山》的非遗世界!”
一小段《定军山》的片段,让大家一下子就来到了清末明初的那段时间里,谭鑫培先生作为华夏京剧界的泰山北斗,为华夏的电影业开了一个头。
一阵熟悉的锣鼓声,舞台上出现了两位武生演员,同样都是《定军山》中老黄忠的扮相。
这两位,正是谭门第六代和第七代的传人,谭笑曾和谭政岩父子俩。
两人在舞台上来了一出“黄忠战黄忠”的好戏,手中的长刀不断的飞舞,别看谭笑曾先生已经快七十岁了,但是,在舞台上的精气神一点都不比儿子差,而且闪转腾挪之间,腿脚依然非常的利索。
“这一封书信来的巧,
……”
一段耳熟能详的唱段,谭氏父子二人唱出来,如同一个人一般,不但声音没有差别,就连身段,都是一模一样,不愧是谭派的嫡传,这功夫,绝对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三分钟的表演,让台下的戏迷们看的是直呼痛快,也让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京剧的观众们,也是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最后,两人同时一个帅气的亮相,获得了全场观众的满堂彩。
穿着黑色长衫的林桐,缓缓的走了出来。
“1905年,谭鑫培先生信步《定军山》,京剧迈出了第一步,于是,京剧的魂在电影世界中留芳百年,国粹京剧为华夏电影注入了胆与魂,如今,不但华夏的电影已经赶超世界市场,而且我们的国粹京剧也走上了国际舞台,轻哼一曲老调,对话整个时代,曲终人不散,让我们再唱一出《定军山》。——”
谭笑曾先生和谭政岩都离开了舞台,舞台上只剩下了一身黑衫的林桐。
让台下那些年轻人发出低声尖叫的是,舞台的另一侧,出现了一个DJ台子,上面站着的那个人,是一位穿着火辣的女DJ。
一旁还有一整套的乐队,吉他,贝斯,架子鼓,键盘,应有尽有,让大家仿佛置身于迪厅一样的感觉。
这种视觉冲突极强的对比,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不由皱了皱眉头。
虽然大家口口声声的说着,“潮起华夏”“让非遗潮起来”。
但是,忽然把DJ台都搬到舞台上,而且还是一位身材火爆穿着火辣的美女DJ,着实的让不少人有点异样的感觉。
不过,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节奏感极强的电音,让不少人都跟着摇晃了起来。
林桐忽然一张嘴,让所有的人都是目瞪大口。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天助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
大小儿郎听根苗,”
同样是这么一段经典的唱段,配合着电音的效果,让现场的不少人都有一种错觉,好像这样唱起来,更有味道啊!
电音版《定军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