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如今城外大水肆虐,城内也听说了消息,老百姓们人心惶惶,当务之急,是要稳定民心。”
皇帝:“如何稳定?”
这位大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皇帝又是一阵心闷,他往底下看了一眼,一脸的失望,正准备开口,丞相站了出来:
“皇上,眼下天灾,粮食涨到了五倍,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太平仓的粮可以动用了。”
说到太平仓,皇帝一下直起了背。
太平仓储存粮食,可供京城三月之久。
只是一直没有用到,他直接把这给忘了。
而这件事,为了保证其安全,并没有对外明说,许多大臣都不知道。
这会一听说太平仓有粮,大家都露出一副欣喜的表情。
但也有几位大臣,一脸菜色,他们刚刚买了十倍价格的精米,一算账,几乎血亏好几万两。
虽然说这点钱不多,但是凭空消失了几万两,任谁也不会高兴。
皇帝当即派人去太平仓,准备开仓放粮,只要有粮,便能稳定民心,解决一场危机。
消息传到凛王府的时候,夜凛眉头紧皱,面色很不好看。
他是知道太平仓的,只不过太平仓一直不在人前活动,他也一时忘记了。
幕僚:“王爷,这太平仓的粮食一放,咱们的粮可就卖不出去了。”
“现在是不是趁着大家还不知道,尽快把我们手上有的,都卖出去,如此,算是尽可能的多挣一些。”
夜凛:“现在已经卖了多少了?”
“从放出消息,到现在约莫卖了有一半。”
听到这里,夜凛点了点头。
一半就是五万两,按十倍价格卖,他现在已经赚了五十万辆了。
虽然没有拿到大头,但是,已经比原来的计划,好了太多太多。
幕僚开口:“王爷,不是五十万两,而是一百万两。”
夜凛诧异。
幕僚解释:“王爷说的五倍卖十倍的价格,是用成本价算的。
“但是现在外头的卖价,全部都是以日常售卖的价格涨的倍数。
“咱们的粮食价格压得低,除去所有成本,都有一半的盈利。
“也就是说,成本二十万两的粮食,它价值四十万两。若把这些全部以十倍价格卖出去,咱们的赚头,是四百万两。
“现在一半的一半,也就是价值十万两的粮食,十倍卖出去,便是一百万两。”
夜凛恍然大悟,面露喜色。
现状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实在是意外之喜。
“把剩下的粮食,通通都卖了。
“那些大臣现在应该大多都听到了消息,便想办法卖给商户。
“商户知道消息没那么灵通,应该还有一些市场,不过商人狡诈,价钱不会这么爽快,你们交代下去,五倍左右便可以卖。
“尽快把粮食全部都卖掉,最晚不超过今日,太平仓的事瞒不了多久。
“只要清点了太平仓的粮食,户部便会发公告,想办法找人去阻挠一二,拖延些时间。”
夜凛吩咐了许多,幕僚们会意,应声退下。
有人去了户部,有人去了太平仓,还有人去接洽了御史。
都是私底下进行,或者让跟这些事有关的官员们前去,从各个关卡拖延时间。
起码不要让太平仓的风声走漏出去。
这边剩下的粮食,底下人想办法对那些富商放出了风声。
当即便有人前来洽谈采买。
有些生怕买不到,还找了许多的关系。当发现铺子里的伙计都可以决定价格时,差点激动得痛哭流涕。
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花了四到六倍的价格,买到了一个时辰前十倍价格的精米,觉得自己赚翻了。
凛王府剩下的粮食,平均被五倍价格全部售空。
前前后后算下来,除去成本,赚了约莫二百多万两银子。
夜凛暗中叫好,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这一场大雨,嘴角微微勾起一丝笑容。
这比他预想的结果,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一场及时雨,他怎么看怎么高兴。
当即让人撤了去拖时间的人,特地开了一坛好酒喝。
只是,还不等他高兴太久,太平仓那边便传来了消息:
“王爷王爷,不好了,太平仓的粮食……没了。”
众人大惊,夜凛更是眉头紧皱:
“什么叫太平仓的粮食没了?”
来人把太平仓的事都给说了一遍,众人皆面色不好,看向夜凛。
太平仓的粮食没了,他们的粮食,原本可以卖更高的价格,赚更多的钱。
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原本他们以为太平仓有粮,那么自己的粮食,必定高价卖不上去,所以跌了价卖,只求尽力能多捞些回来。
万万没有想到,薛家这么大的胆子,自己做生意亏空了钱,竟然敢把太平仓的粮食卖了去抵。
他们想得好。想着以后翻本了,补贴上去就是。
那么多年,太平仓都没有人关注。
但谁能想到,这个时候偏偏京城下了多大雨,就需要太平仓的救命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